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鄭剛中的《函鏡如書帙號日賢如編題共首以伽陀》
全文:
個中三業(yè)身,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無有真實(shí)相。
是諸個物者,眾生悉如之。
以寔諸有故,遂隨起滅中。
我今於諸有,不起空華見,普愿同一切,常作如是觀。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個中
此中;其中
個中消息
三業(yè)
(1).佛教語。指身業(yè)、口業(yè)、意業(yè)。佛教認(rèn)為造業(yè)將引生種種果報。 晉 慧遠(yuǎn) 《沙門不敬王者論》之五:“尚未酬其始誓之心,況答三業(yè)之勞乎?”《魏書·釋老志》:“心去貪忿癡,身除殺淫盜,口斷妄雜諸非正言。總謂之十善道。能具此,謂之三業(yè)清浄?!?宋 黃庭堅(jiān) 《題墨軒和遵老》詩:“平生三業(yè)浄,在俗亦超然?!?/p>
(2).佛教語。指善業(yè)、惡業(yè)和無記業(yè)(即非善非惡之業(yè))。 隋 慧遠(yuǎn) 《大乘義章》卷七:“凡夫、二乘及與菩薩,具有三業(yè)。”
夢幻泡影
佛家語。指世間萬事萬物都像做夢、幻覺和泡影那樣空虛不實(shí)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金剛經(jīng)》
鄭剛中名句,函鏡如書帙號日賢如編題共首以伽陀名句


猜你喜歡:
- 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 修己而不責(zé)人,則免于難。左丘明《左傳·閔公·閔公二年》
- 黃河九天上,人鬼瞰重關(guān)。
- 見善思齊,足以揚(yáng)名不朽;聞惡能改,庶得免乎大過。吳兢《貞觀政要·卷四·教戒太子諸王》
-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子思《中庸·第二十六章》
- 八喜吳璉〔明代〕
- 水調(diào)歌頭曾中思〔宋代〕
- 再和時習(xí)五章取禮記一句射義習(xí)射于澤袁甫〔宋代〕
-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晏殊〔宋代〕
- 渾淪庵成悠然子親慶因以何字為韻共酌聯(lián)句石元規(guī)〔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