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邁的《偶書警俗》
全文:
大雅吾無望古人,有常猶愈翟公門。
貪榮但可驕妻妾,死義方堪托子孫。
董生雞哺寧求報(bào),元了雉媒莫少恩。
俗物茫茫隨野馬,英雄千載赤心存。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俗物
(1).對(duì)世俗庸人的鄙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diào)》:“ 嵇 、 阮 、 山 、 劉 在竹林酣飲, 王戎 后往。 步兵 曰:‘俗物已復(fù)來敗人意!’” 唐 薛用弱 《集異記·王渙之》:“此輩皆潦倒樂官,所唱皆《巴人》《下俚》之詞耳,豈《陽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 沙汀 《困獸記》四:“便是現(xiàn)在,她也并不滿意他的,認(rèn)為他只是一個(gè)穿著漂亮、毫無教養(yǎng)的俗物?!?/p>
(2).不高雅的物品。 宋 蘇軾 《與徐得之書》之八:“ 得之 晚得子,聞之喜慰可知。不敢以俗物為賀,所用石硯一枚送上,須是學(xué)書時(shí)矣。”《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但今日是你為婦之始,用這些俗物,非禮也?!?/p>
(3).通俗的東西。《紅樓夢》第五十回:“眾人都道:‘也要做些淺近的俗物才是。’ 湘云 想了一想,笑道:‘我編了一支“點(diǎn)絳唇”,卻真是個(gè)俗物,你們猜猜。’”
茫茫
遼闊曠遠(yuǎn)的樣子;模糊不清楚
長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傳》
野茫茫。——《樂府詩集·雜歌謠辭·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顧炎武《復(fù)庵記》
茫茫的前景
別時(shí)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野馬
(1)
(2) 未經(jīng)人馴養(yǎng)的馬,如蒙古野馬(又名普氏野馬Przhevalski’s horse)
(3) 逃到野外生活的家馬
(4) 田野上空蒸騰浮游的水汽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莊子·逍遙游》
英雄
非凡出眾的人物。指見解、才能超群出眾或領(lǐng)袖群眾的人
總攬英雄。——《三國志·諸葛亮傳》
英雄樂業(yè)。
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稘h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p>
赤心
(1) 赤誠的心;丹心
一片赤心
(2) 指物品、植物、果實(shí)內(nèi)部為紅色
王邁名句,偶書警俗名句


猜你喜歡:
- 醉吟白居易〔唐代〕
- 丁酉重九日宿順昌步云閣絕句七首呈味道明府劉克莊〔宋代〕
- 效深室乾隆〔清代〕
- 昆明湖上泛舟遂至玉泉山乾隆〔清代〕
- 送金約山歸洞霄褚伯秀〔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