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籀的《龍井僧全示寄庵樞密程公累篇季文弟新什求余》
全文:
程蘇性中興什,性同庵有后性前。
前朝性沙門首,辨凈超卓然。
耆宿失聞聰,飫參余小全。
龍泓風(fēng)篁巘,荏苒二十年。
緇儔幾換易,巖崿豈變遷。
亭亭百歲杉,泠泠九淵泉。
梵音擾龍性,玄解忘魚筌。
有客輦瑰詭,無情施繒錢。
佛法佇隆興,般若須人傳。
更令觀剎麗,但俾子孫賢。
三空正覺路,一喻實(shí)相圓。
不替人天師。
重新演教禪。
參考注釋
佛法
(1) 佛教的教義
(2) 佛所具有的法力
隆興
興盛。《尚書大傳》卷五:“堯者,高也,饒也,言其隆興煥炳最高明也?!薄度龂尽の褐尽す軐巶鳌罚骸笆且喳[鷟鳴 岐 , 周 道隆興,四皓為佐, 漢 帝用康。”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六:“臣嘗謂 金 人必衰敗,國家必隆興?!?/p>
般若
智慧。佛教用語。通過直覺的洞察所獲得的先驗(yàn)的智慧或最高的知識(shí)
蘇籀名句,龍井僧全示寄庵樞密程公累篇季文弟新什求余名句


猜你喜歡:
- 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戴圣《禮記·雜記下》
- 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一》
- 平沙芳草渡頭村。綠遍去年痕。
-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朱柏廬《朱子家訓(xùn)·全文》
- 有個(gè)嬌嬈如玉,夜夜繡屏孤宿,閑抱琵琶尋舊曲,遠(yuǎn)山眉黛綠。韋莊《謁金門·春漏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