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鮮于侁的《送確公長老住靈巖》
全文:
瓶缽飄然別帝鄉(xiāng),法音從此振東方。
黃龍山下傳心印,白鶴泉邊起道場。
甘露無時皆一味,旃檀何處不清香。
煩師更唱宗門曲,兔角龜毛任展張。
參考注釋
瓶缽
(1).僧人出行所帶的食具。瓶盛水,缽盛飯。 唐 劉長卿 《送靈澈上人歸嵩陽蘭若》詩:“唯將舊瓶鉢,卻寄白云中?!?唐 姚合 《寄無可上人》詩:“終須執(zhí)瓶鉢,相逐入 牛頭 ?!?/p>
(2).指僧人化緣。 南朝 梁簡文帝 《為人作造寺疏》:“巖飾之理難階,瓶鉢之資已罄?!?/p>
(3).指僧人。 唐 翁承贊 《題景祥院》詩:“一溪拖碧遶崔嵬,瓶鉢偏宜向此隈。”
飄然
(1) 形容飄搖的樣子
(2) 形容輕飄飄像要飛揚的樣子
飄然欲仙
(3) 形容心情輕松的樣子
帝鄉(xiāng)
傳說中天帝住的地方
帝鄉(xiāng)不可期。——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法音
(1).指法言。合乎禮法之言?!侗笔贰ろn顯宗傳》:“竊惟陛下耳聽法音,目翫墳典,口對百辟,心慮萬機……文章之業(yè),日成篇卷。”
(2).佛教語。解說佛法的聲音,佛法?!斗ㄈA經(jīng)·譬喻品》:“我聞是法音,得所未曾有?!?唐 白居易 《香山寺新修經(jīng)藏堂記》:“寺有佛像,有僧徒,而無經(jīng)典;寂寥精舍,不聞法音,三寶闕一,我愿未滿?!?許地山 《綴網(wǎng)勞蛛·命命鳥》:“這里頭是 喬答摩 宣講法要的道場。現(xiàn)時正在演說,好些人物都在那里聆聽法音?!?/p>
(3).誦經(jīng)奏樂聲。 明 邵璨 《香囊記·祈禱》:“特過玄壇啟法音?!?清 洪昇 《長生殿·覓魂》:“內(nèi)奏法音科。”
從此
(1) 從那個時候起
王大伯從此負擔更重了
(2) 從那個地方起或從那個時候起
東方
——復姓 如:東方朔(西漢人,知識豐富,生性恢諧。長于文辭,有不少關于他的傳說)
鮮于侁名句,送確公長老住靈巖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