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韓元吉的《次韻曾吉甫題畫屏風(fēng)》
全文:
何許江山發(fā)興長,渾疑廬阜對彭郎。
胸中丘壑元蕭爽,筆下煙波故渺茫。
落落疏松長映座,冥冥飛雨欲侵床。
冷然已作華胥夢,便有群仙到枕旁。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中丘
丘中。丘,小土山。 南朝 宋 卞伯玉 《薺賦》:“有萋萋之緑薺,方滋繁于中丘?!?明 葉向高 《萬寶告成賦》:“遵原隰兮夷猶,遡帝澤兮中丘?!?/p>
蕭爽
(1).清凈閑適。 唐 雍陶 《和劉補(bǔ)闕秋園寓興》之四:“人來多愛此,蕭爽似仙家?!?金 元好問 《少林》詩:“云林入清深,禪房坐蕭爽。” 清 汪懋麟 《早過南塢》詩:“東華滿塵垢,蕭爽是城西。”
(2).涼爽;凄清。 宋 陸游 《感秋》詩:“秋堂露氣清,蕭爽入毛骨?!?元 劉祁 《游西山記》:“見白云數(shù)縷出東山,延布南嶺上,狀如飛龍蜿蜒,山中露氣蕭爽。” 明 李東陽 《謝謝方石惠石棋子》詩:“空堂無人石枰響,病骨先秋覺蕭爽?!?/p>
(3).蕭灑自然。 宋 周密 《圖畫碑帖續(xù)鈔》:“ 伯時(shí) 為 米芾 作《山陰圖》,精神蕭爽,令人顧接不暇?!?清 吳騫 《拜經(jīng)樓詩話》卷一:“詩極蕭爽,或傳 呂純陽 所作。”
(4).猶蕭颯。風(fēng)吹樹木的聲音。 三國 魏 阮籍 《首陽山賦》:“樹叢茂以傾倚兮,紛蕭爽而揚(yáng)音?!?/p>
筆下
(1) 指文章的寫作
筆下生花
(2) 指寫文章時(shí)作者的措詞和用意
筆下留情
煙波
煙霧籠罩的水面
煙波浩渺的洞庭湖
煙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顥《黃鶴樓》
渺茫
(1) 時(shí)地遠(yuǎn)隔,模糊不清
一別音容兩渺茫。——白居易《長恨歌》
(2) 煙波遼闊的樣子
扶桑已在渺茫中。——韋莊《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韓元吉名句,次韻曾吉甫題畫屏風(fēng)名句


猜你喜歡:
-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老子《老子·德經(jīng)·第七十九章》
- 務(wù)本節(jié)用財(cái)無極。荀子《荀子·成相》
- 不明察,不能燭私。韓非及后人《韓非子·孤憤》
- 流年莫虛擲,華發(fā)不相容。
- 忙日苦多閑日少,新愁常續(xù)舊愁生。
- 和程給事贈(zèng)虞道判六首秦觀〔宋代〕
- 同王公佩和老杜韻馮時(shí)行〔宋代〕
- 菜劉黻〔宋代〕
-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司馬光〔宋代〕
- 南呂一枝花·花梢月正高張壽卿〔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