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馬之純的《善泉池》
全文:
十頃青瑤浸碧流,更添景趣極深幽。
帝為九洲十八島,上有五城十二樓。
苕霅荷花風(fēng)度曉,瀟湘蘆竹雨生秋。
昭明心想知何似,好聽騎鯨汗漫游。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苕霅
苕溪 、 霅溪 二水的并稱。在今 浙江省 湖州市 境內(nèi)。是 唐 代 張志和 隱居之地?!缎绿茣る[逸傳·張志和》:“愿為浮家泛宅,往來 苕 霅 間?!?明 陳子龍 《吳興道中》詩(shī):“鳴榔涉杪秋, 苕 霅 何淹薄。”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五:“聊存科名盛事,兼為 苕 霅 美談也。”
荷花
(1)
(2) 多年生草本,生于水中,葉圓大,花紅或白,種子稱蓮,地下莖為藕
(3) 蓮的花
映日荷花別樣紅。——宋·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荷花之異馥。——明· 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風(fēng)度
美好的舉止、姿態(tài)或氣度
有風(fēng)度的人
風(fēng)度大方
瀟湘
(1).指 湘江 。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渡胶=?jīng)·中山經(jīng)》:“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 江 淵, 澧 沅 之風(fēng),交 瀟湘 之淵?!薄段倪x·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詩(shī)》:“ 洞庭 張樂池, 瀟湘 帝子游?!?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娥皇 女英 隨 舜 不返,死於 湘水 。” 唐 李白 《遠(yuǎn)別離》詩(shī):“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王琦 注引《湘中記》:“ 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見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鮮明?!?元 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韻》:“ 鳳池 分付夔龍去,萬頃 瀟湘 屬 湛然 ?!?明 徐禎卿 《古意》詩(shī):“帝子葬何處, 瀟湘 云正深?!?/p>
(2). 湘江 與 瀟水 的并稱。多借指今 湖南 地區(qū)。 唐 杜甫 《去蜀》詩(shī):“五載客 蜀 鄙,一年居 梓州 ;如何關(guān)塞阻,轉(zhuǎn)作 瀟湘 游?” 宋 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送劉恭父趨朝》詞:“歸輔五云丹陛,回首 楚 樓千里,遺愛滿 瀟 湘 ?!?明 何景明 《雁》詩(shī):“長(zhǎng)風(fēng)度關(guān)塞,九月下 瀟 湘 ?!?/p>
竹雨
落在竹葉上的雨滴。 宋 邵雍 《閑居述事》詩(shī)之二:“竹雨侵人氣自涼,南窗睡起望 瀟湘 ?!?宋 陳師道 《和王子安至日》之三:“竹雨深宜晚,江梅半欲開?!?明 高啟 《秋雨》詩(shī):“未分醉夢(mèng)狀,寧辨竹雨聲?!?/p>
馬之純名句,善泉池名句


猜你喜歡:
-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yáng)外
- 今孝子之為親度也,將奈何哉?墨子《墨子·22章 節(jié)用(下)》
- 長(zhǎng)恨此身非我有,何時(shí)忘卻營(yíng)營(yíng)。
- 茶性儉,不宜廣,廣則其味黯澹。陸羽《茶經(jīng)·五之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