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吳文英的《風(fēng)入松·聽風(fēng)聽雨過清明》
聽風(fēng)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jǐn)y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mèng)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dāng)時(shí)、纖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名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聽著凄風(fēng)苦雨之聲,我獨(dú)自寂寞地過著清明。掩埋惜遍地的落花,我滿懷憂愁地起草葬花之銘。樓前依依惜別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濃密的綠蔭。每一縷柳絲,都寄托著一分柔情。料峭的春寒中,我獨(dú)自喝著悶酒,想借夢(mèng)境去與的人重逢,不料又被啼鶯喚醒。
西園的亭臺(tái)和樹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掃干凈,依舊到這里來欣賞新晴的美景。蜜蜂頻頻撲向你蕩過的秋千、繩索上還有你纖手握過而留下的芳馨。我是多么惆悵傷心,你的倩影總是沒有信音。幽寂的空階上,一夜間長出的苔蘚便已青青。
注釋
草:草,起草,擬寫。愁草,沒有心情寫。
瘞(yì):埋葬。銘,文體的一種。庾信有《瘞花銘》。古代常把銘文刻在墓碑或者器物上,內(nèi)容多為歌功頌德,表示哀悼,申述鑒戒。
分?jǐn)y:分手,分別。
綠暗:形容綠柳成蔭。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冷。
中酒:醉酒?!爸芯啤币姟妒酚洝し畤垈鳌罚嘁姟稘h書》,意酒酣也。中,讀仄聲也。又如杜牧:“殘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睦州四韻》),
交加:形容雜亂。
雙鴛:指女子的繡花鞋,這里兼指女子本人。
簡評(píng)
這是西園懷人之作,也是一首傷春之作。陳洵《海綃說詞》謂此乃“思去妾”之詞。西園在吳地,是作者和情人的寓所,二人亦在此分手,所以西園誠是悲歡交織之地。吳文英在此中常提到此地,可見此地實(shí)乃夢(mèng)縈魂繞之地。吳文英名句,風(fēng)入松·聽風(fēng)聽雨過清明名句


猜你喜歡:
- 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
-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yè)無變。李毓秀《弟子規(guī)·入則孝》
- 正不容邪,邪復(fù)妒正。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二回》
- 除害在于敢斷;得眾在于下人。尉繚《尉繚子·十二陵》
- 送賈可封隨郭帥還西城三十韻王之望〔宋代〕
- 寄題湖州沈秀才天隱樓文同〔宋代〕
- 秋懷連文鳳〔宋代〕
- 秋興二首黃公度〔宋代〕
- 詠史詩射熊館胡曾〔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