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岑徵的《壽吳云馭太史》
全文:
郁水傳佳氣,佗城挺異人。
玉麟天上降,金粟幻中身。
早擅鴻文譽(yù),曾叨上國賓。
淹通涵石室,藻繪動(dòng)楓宸。
爰拜懸鈴署,初班視草臣。
彤樓司記注,紫闥掌絲綸。
黎庶瞻依切,皇衷眷注頻。
蒼梧方稅駕,溟海又揚(yáng)塵。
土室甘沉默,山河協(xié)隱淪。
鐵函沉石井,寶劍動(dòng)蒼旻。
白發(fā)三千丈,丹心四十春。
著書存甲子,采藥練庚辛。
碩望今名宿,清風(fēng)古逸民。
鳳凰占器度,龍馬足精神。
德重氣逾靜,年高道益醇。
前賢資繼響,后進(jìn)藉洪鈞。
延祖歡同調(diào),嵇公愧未親。
登龍何契闊,陪鯉敢逡巡。
值此陽春候,欣逢覽揆辰。
九如聊獻(xiàn)雅,介壽且歌豳。
玉貌荷衣古,酡顏鶴發(fā)新。
高深瞻海岳,清翠仰松筠。
蓬島應(yīng)通籍,鵝溪待寫真。
剝爻存碩果,莊叟詫靈椿。
潞國猶加耄,磻溪尚八旬。
蟠龍潛必躍,尺蠖屈終伸。
佇見天行健,旋看瑞氣臻。
引年餐古髓,計(jì)日待蒲輪。
遼海終逃魏,桃源且避秦。
非熊應(yīng)有夢,應(yīng)在渭川濱。
參考注釋
登龍
(1).登天的龍?!妒酚洝ば⑽浔炯o(jì)》:“其秋,為伐 南越 ,告禱泰一,以牡荊畫幡日月北斗登龍,以象天一三星,為泰一鋒,名曰‘靈旗’?!?/p>
(2).乘龍。 唐 李白 《箜篌謠》:“攀天莫登龍,走山莫騎虎?!?/p>
(3).同“ 登龍門 ”。 唐 王季友 《酬李十六岐》詩:“于何車馬日憧憧, 李膺 門館爭登龍?!?宋 蘇轍 《歐陽太師挽詞》:“推轂誠多士,登龍盛一時(shí)?!?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這恩榮錫袞封圭,不比那登龍御 李 ?!?魯迅 《花邊文學(xué)·小品文的生機(jī)》:“其中固然有雖曾附驥,終未登龍的‘名人’,或扮作黑頭,而實(shí)是真正的丑腳的打諢,但也有熱心人的讜論。” 唐 李端 《元丞宅送胡濬及第東歸覲省》詩:“登龍兼折桂,歸去當(dāng)高車?!?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敕賜及第》:“仰溫樹之煙,何人折桂?泝甘泉之水,獨(dú)我登龍?!?宋 王禹偁 《杏花》詩之五:“登龍?jiān)肷倌陥?,錫宴瓊林醉御觴?!?清 鈕琇 《觚賸·河?xùn)|君》:“登龍之客,杳至高閭。”
(4).泛指升官。 阿英 《晚清小說史》第二章:“至于為謀升官,上維新條陳,東抄西襲,以盼一顧的,更所在多有,實(shí)質(zhì)上,不過是藉以登龍而已?!?/p>
契闊
久別的情懷
死生契闊。——《詩·邶風(fēng)·擊鼓》
行路倉卒,非陳契闊之所。——《后漢書·范冉傳》
逡巡
(1) 因?yàn)橛兴檻]而徘徊不前
逡巡而不敢進(jìn)。——漢· 賈誼《新書·過秦論上》
大閹亦逡巡畏義。——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逡巡不前。
舅犯謝罪,逡巡河上。——《三國演義》
(2) 一剎那
雁翎金甲逡巡得,鉤引徐寧大解危。——《水滸傳》
(3) 時(shí)光消失
逡巡過了一年,當(dāng)年是正月初一日。——《喻世明言》
岑徵名句,壽吳云馭太史名句


猜你喜歡:
- 自古明王圣帝,猶須勤學(xué),況凡庶乎!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篇》
- 汾水碧依依,黃云落葉初飛。
- 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云將雨行。
- 此意有誰知,恨與孤鴻遠(yuǎn)。
-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節(jié)》
- 送友人下第歸吳劉滄〔唐代〕
- 偶然作屈復(fù)〔清代〕
- 竹間新辟一地可坐十客用前韻刻竹上敖陶孫〔宋代〕
- 陪仇仁父先生登石頭城黃溍〔元代〕
- 倚杖丘葵〔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