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汪禮約的《雜詩二首·其一》
全文:
西山何郁郁,迢遞臨重冥。
高松不知年,下有千歲苓。
瑤草正紛披,華采如繁星。
就中白日秘,安知寒暑更。
何者三老翁,游戲來層城。
綽約皆異姿,矯若煙鴻驚。
琳館撫方諸,躡躡恣天行。
蒼龍翼蘭樞,白鵠游珠庭。
青童啟雙扉,曄曄飛電生。
中有龍嶠經(jīng),芝簡秘丹楹。
長跪問要言,含意了不經(jīng)。
竦身向青霄,一舉凌大清。
踴躍往從之,云霧忽杳冥。
寤來翳山茨,庶幾通精靈。
靜處以須之,嘆息空屏營。
參考注釋
靜處
(1).冷靜地立身處世?!蛾套哟呵铩るs下六》:“且人何憂,靜處遠(yuǎn)慮?!?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保位權(quán)》:“故為君虛心靜處,聰聽其響,明視其影,以行賞罰之象?!?宋 周敦頤 《通書·圣學(xué)》:“靜處則明,明則通?!?/p>
(2).猶靜居。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刑部·熱審之始》:“今盛暑,朕與卿等,深居靜處,猶覺可畏。”
清凈、安靜之處。 宋 陸游 《山園雜詠》:“百年竟向愁邊老,萬事元輸靜處看?!薄度齻b五義》第十回:“跟著從人出了公館,來至靜處?!?/p>
嘆息
(1) 嘆氣
惟聞女嘆息。——《樂府詩集·木蘭詩》
未嘗不嘆息。——諸葛亮《出師表》
聞琵琶已嘆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倚杖自嘆息。——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僅嘆息曰。——《資治通鑒》
御史嘆息去。——清· 張廷玉《明史》
制府繞階嘆息,知變生肘腋,頃刻間便有作亂之事。——清· 魏源《圣武紀(jì)》
(2) 嘆美;贊嘆
姑娘此時,除了心中感激,點頭嘆息之外,再無別話。——《兒女英雄傳》
屏營
作謙詞用于信札中,意為惶恐
屏營頓首
汪禮約名句,雜詩二首·其一名句


猜你喜歡:
- 閏余成歲,律呂調(diào)陽。周興嗣《千字文·全文》
- 兵者詭道,善因事變。房玄齡《晉書·帝紀(jì)·第一章》
-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唐婉《釵頭鳳·世情薄》
- 君子思仁義,晝則忘食,夜則忘寐,日旦就業(yè),夕而自省,以歿其身,亦可謂守業(yè)矣。戴圣《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 一寸柔腸情幾許?薄衾孤枕,夢回人靜,徹曉瀟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