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與敵戰(zhàn),若我勝彼負,不可驕惰,當日夜嚴備以待之。
佚名 《百戰(zhàn)奇略·第六卷·勝戰(zhàn)》名句出處
摘自《百戰(zhàn)奇略·第六卷·勝戰(zhàn)》
解釋:大凡對敵作戰(zhàn),如果我軍取得勝利而敵人遭到失敗了,不可因此而驕傲怠惰起來,應當日夜嚴加戒備以防敵人來攻。
原文摘要:
凡與敵戰(zhàn),若我勝彼負,不可驕惰,當日夜嚴備以待之。敵人雖來,有備無害。法曰:“既勝若否。”秦二世時,項梁使沛公、項羽別攻城陽,屠之。西破秦軍濮陽東,秦收兵入濮陽。沛公、項羽乃攻定陶,因西略地至雍丘,大破秦軍,斬李由,還攻外黃。項梁益輕秦,有驕色。宋義進諫于梁曰:“戰(zhàn)勝而將驕卒惰者敗。今兵少惰矣,而秦兵日益,臣為君畏之?!绷焊ヂ?。而使宋義〔使〕于齊。道遇齊使者高陵君顯,曰:“公將見武信君乎?”曰:“然?!痹唬骸敖裎湫啪財?,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則及禍?!鼻毓け嬲潞獡舫姡髷≈?,項梁死。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敵戰(zhàn)
敵對戰(zhàn)斗;正面作戰(zhàn)。《國語·越語上》:“夫 吳 之與 越 也,仇讎敵戰(zhàn)之國也。”《史記·李將軍列傳》:“ 李廣 才氣,天下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敵戰(zhàn),恐亡之?!?/p>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鑒》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驕惰
亦作“ 驕墮 ”。驕縱怠惰?!逗鬂h書·文苑傳下·趙壹》:“豈悟君子,自生怠倦,失恂恂善誘之德,同亡國驕惰之志!” 宋 王安石 《省兵》詩:“驕惰習已久,去歸豈能田?” 宋 岳飛 《奏畫守襄陽等郡田札子》:“﹝ 金 人﹞所愛惟金帛子女,志已驕墮。” 明 張居正 《答巡撫高鳳翥書》:“以驕惰不習之兵,當 瓦剌 新鋭之虜,其勢固不敵也。”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六節(jié):“ 唐太宗 對朝臣說,我不打 突厥 ,反送給金帛,為的讓他們驕惰,以便一舉消滅?!?/p>
當日
就在本日、同一天
你可以當日來回
嚴備
嚴密戒備?!度龂尽の褐尽の涞奂o》“大破 瓊 等,皆斬之” 裴松之 注引《曹瞞傳》:“今 袁 氏輜重有萬餘乘,在 故市 、 烏巢 ,屯軍無嚴備?!薄稌x書·謝琰傳》:“羣賊鋭進,人情震駭,咸以宜持重嚴備……分兵設伏以待之?!?/p>
佚名名句,百戰(zhàn)奇略·第六卷·勝戰(zhàn)名句


猜你喜歡:
- 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孤煙村際起,歸雁天邊去。
-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孟子《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三節(jié)》
- 凡與敵戰(zhàn),若審知敵人有可勝之理,則宜速進兵以搗之,無有不勝。佚名《百戰(zhàn)奇略·第六卷·進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