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亦多術(shù)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孟子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六節(jié)》名句出處
摘自《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六節(jié)》
解釋:教育也有多種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誨他,本身就是對他的教誨。
原文摘要:
孟子曰:“教亦多術(shù)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教亦多術(shù)
教:教誨;術(shù):方法。教誨人有多種方法。不屑
(1)
認(rèn)為不值得
輕之而不屑問焉。——清·劉開《問說》
(2)
形容輕視
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
教誨
教導(dǎo)訓(xùn)戒
其次教誨。——《史記·貨殖列傳》
諄諄教誨
也者
(1).語氣助詞。表提示?!墩撜Z·學(xué)而》:“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宋 蘇舜欽 《上孫沖諫議書》:“夫道也者;性也,三皇之治也;德也者:復(fù)性者也,二帝之跡也?!?清 龔自珍 《古史鉤沉論二》:“《易》也者,卜筮之史也?!?魯迅 《花邊文學(xué)·未來的光榮》:“有些所謂文學(xué)家也者,也得找尋些奇特的、色*情的東西,去給他們的主顧滿足?!?/p>
(2).語氣助詞。表疑問?!墩撜Z·先進》:“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3).語氣助詞。表擬度。 清 戴名世 《郭生詩序》:“然生不汲汲求士之知,荒丘絶壑,若將終身也者?!?/p>
之而
須毛?!吨芏Y·考工記·梓人》:“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戴震 補注:“頰側(cè)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鬚鬣屬也?!?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周官下》:“而,頰毛也;之,猶與也。作其鱗之而,謂起其鱗與頰毛也……然則之為語詞,非實義所在矣?!迸c 戴 說不同。后人詩文中多用以形容須毛狀的東西或指雕刻的鳥、獸、龍等的須毛耆鬣。 宋 龔頤正 《芥隱筆記·荊公押而字》:“ 荊公 乃又作‘而’字二詩:‘采鯨抗波濤,風(fēng)作鱗之而?!w用《周禮·考工記》?!?清 王士禛 《龍門閣》詩:“出爪作之而,神奇始何代。” 清 惲敬 《吳城萬壽宮碑銘》:“之而為禽,鄂不為華,鑿堅彫疏,旌旄委蛇。”
已矣
(1)
(2) 語氣詞連用,加強語,表示事物的發(fā)展變化,可譯成“啦”
(3) “已”為動詞,止,完結(jié)。“矣”為語氣詞“了”。“已矣”可譯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孟子名句,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六節(jié)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