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進(jìn)則能達(dá),退則能靜。豈貴其能達(dá)哉?貴其有功也。豈貴其能靜哉?貴其能守也。
戴圣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名句出處
摘自《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解釋:君子為官就能通達(dá),退隱就能靜養(yǎng)。難道看重的他的通達(dá)嗎?看重的是他有功;難道是看重的他的靜養(yǎng)嗎?看重的是他能堅(jiān)持操守。
原文摘要:
曾子曰:“君子進(jìn)則能達(dá),退則能靜。豈貴其能達(dá)哉?貴其有功也。豈貴其能靜哉?貴其能守也。夫唯進(jìn)之何功?退之何守?是故君子進(jìn)退,有二觀焉。故君子進(jìn)則能益上之譽(yù),而損下之憂;不得志,不安貴位,不懷厚祿,負(fù)耜而行道,凍餓而守仁,則君子之義也,有知之,則愿也;莫之知,茍無自知也。 吾不仁其人,雖獨(dú)也,吾弗親也;故君子不假貴而取寵,不比譽(yù)而取食。直行而取禮,比說而取友;有說我則愿也;莫我說,茍吾自說也。 故君子無悒悒于貧,無勿勿于賤,無憚憚?dòng)诓宦?;布衣不完,疏食不飽,蓬戶穴牖,日孜孜,上仁;知我,吾無欣欣,不知我,吾無悒悒。 是以君子直言直行,不宛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仁之見逐,智之見殺,固不難;詘身而為不仁,宛言而為不智,則君子弗為也。君子雖言不受,必忠,曰道;雖行不受,必忠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君子
(1) 對(duì)統(tǒng)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彼君子兮。——《詩·魏風(fēng)·伐檀》
君子不齒。——唐· 韓愈《師說》
君子寡欲。——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論語》
君子有不戰(zhàn)。——《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博學(xué)。——《荀子·勸學(xué)》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傳》
(3) 對(duì)別人的尊稱
君子書敘。——唐· 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明· 顧炎武《復(fù)庵記》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后。——清· 梁?jiǎn)⒊蹲T嗣同傳》
有功
(1).有功勞,有功績(jī)?!兑住ば琛罚骸袄娲蟠?,往有功也?!?漢 范曄 《宦者傳論》:“﹝宦人﹞其能者則 勃貂 管蘇 ,有功於 楚 晉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士卒本將,一朝相失,心孤意怯,難以有功。”
(2).有功之人?!稇?zhàn)國(guó)策·秦策三》:“明主則不然,賞必加於有功,刑必?cái)囔队凶铩!?漢 東方朔 《非有先生論》:“於是正明堂之朝,齊君臣之位,舉賢才,布德惠,施仁義,賞有功?!?晉 羊祜 《讓開府表》:“然臣等不能推有德,進(jìn)有功,使圣聽知?jiǎng)俪颊叨?,而未達(dá)者不少?!?/p>
戴圣名句,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名句


猜你喜歡:
-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節(jié)》
- 君安游兮西入秦,愿為影兮隨君身。
-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
-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
- 君子以鐘鼓道志,以琴瑟樂心。荀子《荀子·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