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吳山十六景(吳人張宗蒼畫)·其六·華山鳥道》
全文:
山之秀者稱芙蓉,不宜在陸宜在水。
高矗青霄俯太湖,恰當(dāng)是山名所以。
天花天樂動逢迎,石徑松泉尋迤邐。
人人塵念到此捐,大士端居無憂喜。
如在八功德池中,合十都坐青蓮蕊。
參考注釋
如在
《論語·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敝^祭祀神靈、祖先時,好像受祭者就在面前。后稱祭祀誠敬為“如在”?!逗鬂h書·順帝紀(jì)》:“深恐在所慢違‘如在’之義,今遣侍中 王輔 等,持節(jié)分詣 岱山 、 東海 、 滎陽 、 河 、 洛 ,盡心祈焉?!?/p>
功德
(1)
(2) 功業(yè)與德行
功德無量
武父子亡( wú)
(3) 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漢書·蘇武傳》
(4) 多泛指念佛、誦經(jīng)、布施等佛事
許下一場九晝夜的功德
合十
原為 印度 的一般敬禮,佛教徒亦沿用。兩手當(dāng)胸,十指相合。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四》:“明公 恕齋 ,嘗為 獻(xiàn)縣 令,良吏也。官 太平府 時,有疑獄,易服自察訪之,偶憇小菴,僧年八十餘矣,見公合十肅立?!?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附集·我的第一個師父》:“善男信女們也個個‘合十贊嘆,歡喜布施,頂禮而散’了。” 周立波 《暴風(fēng)驟雨》第二部六:“這佛像有二尺來高,金光閃閃,滿臉堆笑,雙手合十,瞅著人間?!眳⒁姟?合掌 ”。
都坐
亦作“ 都座 ”。1.政事堂。 魏 晉 時大臣商議政事的地方?!稌x書·孔愉傳》:“ 王導(dǎo) 聞而非之,於都坐謂 愉 曰:‘君言姦吏擅威,暴人肆虐,為患是誰?’”《北史·文苑傳·樊遜》:“祕書監(jiān) 尉瑾 移尚書都坐,凡所得別本三千餘卷,五經(jīng)諸史殆無遺闕?!薄顿Y治通鑒·宋孝武帝大明二年》:“ 宗愛 方用事,威振四海。嘗召百官於都坐。” 胡三省 注:“ 魏 有都坐大官。 魏 之都坐,猶 唐 之朝堂也?;蛟欢甲袝?。都坐即 唐 之政事堂。”
(2).借指尚書令等大官?!侗饼R書·胡長仁傳》:“ 長仁 累遷右僕射及尚書令……省務(wù)既繁,簿案堆積,令史欲諮都座,日有百數(shù)?!薄侗笔贰纷鳌岸甲?。
青蓮
(1).青色蓮花。瓣長而廣,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蓮花賦》:“發(fā)青蓮於王宮,驗(yàn)奇花於陸地。” 胡之驥 注:“ 觀音大士 生於王宮,坐青蓮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呾叉始羅國》:“掬除灑掃,涂香散花,更採青蓮,重布其地,惡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蓮?fù)??!?/p>
(2).指像青蓮一樣的顏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紫紺之堂臨水,青蓮之臺帶風(fēng)?!?/p>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序》:“從容滿月,照耀青蓮。” 倪璠 注:“《維摩經(jīng)》曰:‘目浄修廣如青蓮?!?宋 蘇轍 《魏佛貍歌》:“青蓮湛然俛下視,擊鉦卷斾抽行營?!薄豆抛鹚拚Z錄》卷十一:“上堂云:青蓮視瞬已多繁, 迦葉 微微笑自謾。”
(4).佛教以為蓮花清凈無染。故常用以指稱和佛教有關(guān)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劉長卿 《戲贈干越尼子歌》:“亭亭獨(dú)立青蓮下,忍草禪枝繞精舍?!?宋 蘇軾 《同王勝之游蔣山》詩:“朱門收畫戟,紺宇出青蓮?!弊宰ⅲ骸?荊公 宅已為寺?!?明 高啟 《題黃鶴仙人畫》詩:“緑桂騷人宅,青蓮釋子*宮。”(2)指佛經(jīng)。 唐 劉禹錫 《聞董評事疾因以書贈》詩:“繁露傳家學(xué),青蓮譯梵書?!?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妙霓》:“以是口誦青蓮,虔皈摩朅;手裁紫鳳,巧邁因祗?!?3)猶凈土。佛家所謂極樂世界。 唐太宗 《為戰(zhàn)陣處立寺詔》:“望法鼓所振,變炎火於青蓮;清梵所聞,易苦海於甘露?!?明 陳汝元 《金蓮記·湖賞》:“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馬青蓮舊路?!?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續(xù)黃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蓮?!?/p>
(5).指 九華山 。 九華山 在 安徽省 青陽縣 南二十里,舊名 九子山 。九峰猶如蓮花削成,故稱 九華山 。 唐 曹唐 《望九華寄池陽杜員外》詩:“差差玉劍寒鋩利,褭褭青蓮翠葉重?!?明 周湞 《舟中望九華山》詩:“刻削冠青蓮,雕鏤矗丹筍?!?清 吳瞻泰 《自題蓮花峰頂試泉圖》詩:“萬仞青蓮上,梯云為試泉?!?/p>
(6).見“ 青蓮居士 ”。
乾隆名句,吳山十六景(吳人張宗蒼畫)·其六·華山鳥道名句


猜你喜歡:
- 交朋友增體面,不如交朋友益身心王永彬《圍爐夜話·第四五則》
- 凡傷寒之病,多從風(fēng)寒得之。始表中風(fēng)寒,入里則不消矣。張仲景《傷寒論·傷寒例》
- 惟心會而不可口傳,可神通而不可語達(dá)。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
-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 江水浸云影,鴻雁欲南飛。
- 題延清閣乾隆〔清代〕
- 微雨乾隆〔清代〕
- 蘇幕遮(用伍先生韻和元規(guī))張繼先〔宋代〕
- 題鎮(zhèn)海寺·其二乾隆〔清代〕
- 挽待制楊賢可·其二吳當(dāng)〔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