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朱灌甫的《早春大中丞同川李公見訪詢及陂上舊游處賦此奉簡三首·其二》
全文:
夷門東向接郊坰,使節(jié)曾于此地停。
十九年華一回首,紫云空護(hù)壁間銘。
參考注釋
夷門
戰(zhàn)囯時魏囯都城大梁的東門
夷門監(jiān)者。——《史記.魏公子列傳》
夷門侯生。
行過夷門。
夷門抱關(guān)者。
東向
亦作“ 東鄉(xiāng) ”。亦作“ 東向 ”。1.面向東。古代以東為上方、尊位?!兑葜軙ね鯐罚骸吧品颊?,頭若雄雞,佩之令人不昧,皆東嚮?!?孔晁 注:“此東向列次也?!薄妒酚洝そ{侯周勃世家》:“ 勃 不好文學(xué),每召諸生説士,東鄉(xiāng)坐而責(zé)之:‘趣為我語?!?宋 司馬光 《祔廟議》:“若 太祖 已正東嚮之位,則并三昭三穆為七世矣。”
(2).謂向東方進(jìn)發(fā)?!妒酚洝ろn信盧綰列傳》:“士卒皆 山 東人,跂而望歸,及其鋒東鄉(xiāng),可以爭天下。” 漢 陳琳 《檄吳將校部曲文》:“齊鋒東向,氣高志遠(yuǎn),似若無敵?!?/p>
見“ 東嚮 ”。
郊坰
泛指郊外。 晉 葛洪 《抱樸子·崇教》:“或建翠翳之青蔥,或射勇禽於郊坰?!?宋 蘇軾 《南歌子》詞:“夜來微雨洗郊坰,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鄭澤 《晚眺次鈍根韻》:“郊坰倏將暝,涼鬢風(fēng)露侵?!?/p>
使節(jié)
(1) 一國派駐另一國的外交代表;一國派往另一國辦事的代表
得任命大使、其他政府使節(jié)和領(lǐng)事
(2) 古時指使者所持的符節(jié)
此地
這里,這個地方。 唐 駱賓王 《于易水送人》詩:“此地別 燕丹 ,壯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認(rèn)得一個人?!?洪深 《抗戰(zhàn)十年來中國的戲劇運動與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p>
朱灌甫名句,早春大中丞同川李公見訪詢及陂上舊游處賦此奉簡三首·其二名句


猜你喜歡:
-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脫脫,阿魯圖等《宋史·列傳·卷一百二十四》
-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 圣人不期修古,不法???,論世之事,因為之備。韓非及后人《韓非子·五蠹》
-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