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守的《方時(shí)敏倅浚歸浙江待次送行》
全文:
嶷嶷玄英孫,聞風(fēng)自鄞川。
朅來苕霅間,王事亦復(fù)聯(lián)。
相遇一傾蓋,論交即忘年。
開口見城府,落筆生云煙。
尋春五亭岸,釣月雙溪船。
杯行各酣適,箕踞忘拘牽。
放辭發(fā)奇?zhèn)ィ丫涓F镵鐫。
我時(shí)怯欲降,退壁常自堅(jiān)。
俯首試外臺(tái),一矢雙雕連。
聯(lián)鑣仲與季,三秀來差肩。
群雋為辟易,拱手不敢前。
折箠破大敵,未足煩戈鋋。
風(fēng)低忽垂翅,信命付諸天。
公飛東陽舄,我訪蘭亭賢。
雙魚數(shù)流問,五馬方薦延。
攝事古山陰,晤語復(fù)粲然。
禪心扣空寂,蔬飯捐葷膻。
一洗盡玷缺,皎皎尺璧圓。
繼從甘陵游,假道仍周旋。
飄零我蓬轉(zhuǎn),渠敢自意全。
邂逅鳳凰闕,公亦仍迍邅。
宦學(xué)舊輩行,金狨覆文韉。
以及后來秀,青云各聯(lián)翩。
公方駕別車,去即三山巔。
俟期下吳越,寄跡無一廛。
尚及秋風(fēng)殘,飽膾鱸魚鮮。
我陋不足數(shù),生理亦可憐。
爾來犯不韙,策足英俊躔。
文羞白羽扇,中豈青銅錢。
家風(fēng)故不惡,蹇步徒加鞭。
迷途得蹭蹬,奄奄如寒蟬。
別公起歸思,端欲驅(qū)其先。
經(jīng)營(yíng)一囊粟,攀附嗟無緣。
擿耳聽知音,拂拭朱絲弦。
一札行亦馳,兩槳定復(fù)還。
闊步白玉堂,一揮筆如椽。
參考注釋
吳越
(1). 春秋 吳國(guó) 與 越國(guó) 的并稱?!秶?guó)語·吳語》:“不修 方城 之內(nèi),踰諸夏而圖東國(guó),三歲於 沮 汾 以服 吳 越 。”
(2). 吳 越 兩國(guó)時(shí)相攻伐,積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敵。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四:“當(dāng)初指望做夫妻,誰知變成 吳 越 ?!?元 關(guān)漢卿 《碧玉簫》曲:“休謊説,不索尋 吳 越 。喒,負(fù)心的教天滅?!薄毒劳ㄑ浴ぐ啄镒佑梨?zhèn)雷峰塔》:“我與你恩愛深重,教你穿在身上,恩將讎報(bào),反成 吳 越 ?”
(3).指 春秋 吳 越 故地(今 江 浙 一帶)。 三國(guó) 魏 曹植 《責(zé)躬詩》:“甘赴 江 湘 ,奮戈 吳 越 。” 唐 李白 《夢(mèng)游天姥吟留別》:“我欲因之夢(mèng) 吳 越 ,一夜飛度 鏡湖 月?!?清 方文 《宋遺民詠·龔圣予開》:“往來 吳 越 間,傷心舊宗社?!?/p>
(4). 五代 十國(guó)之一。始祖 錢镠 ,據(jù)有今 江蘇省 西南部、 浙江省 全部和 福建省 東北部,后降于 北宋 ?!杜f五代史·世襲傳二·錢鏐》:“ 梁祖 革命,以 鏐 為尚父、 吳越 國(guó)王?!?/p>
寄跡
在外鄉(xiāng)停留或暫住
寄跡桂林
一廛
(1).古時(shí)一夫所居之地?!吨芏Y·地官·遂人》:“上地,夫一廛,田百畮,萊百畮。” 孫詒讓 正義:“古制田百畮而中有廛,因謂百畮之地為一廛?!薄睹献印る墓稀罚骸斑h(yuǎn)方之人,聞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為氓?!?/p>
(2).泛指一塊土地,一處居宅。 唐 柳宗元 《柳長(zhǎng)侍行狀》:“無一廛之土以處其子孫,無一畝之室以聚其族屬?!?宋 范成大 《南徐道中》詩:“若有一廛供閉戶,肯將篾舫換柴扉?”
張守名句,方時(shí)敏倅浚歸浙江待次送行名句


猜你喜歡:
- 題黃公望煙樹溪亭小軸乾隆〔清代〕
- 憶江南·宿雙林禪院有感納蘭性德〔清代〕
- 吾族盤石將挾堪與家出游索詩送行徐瑞〔宋代〕
- 和昭默堂五首·其一釋德洪〔宋代〕
- 早夏偶作李覯〔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