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之世的《紀(jì)病》
全文:
已脫名韁鎖,難消病了因。
支離唯伏枕,坐起每憑人。
肌冷頻煨火,頭岑密裹巾。
常餐朝過午,不寐夜難晨。
食隔彌添噎,眠多局不伸。
空華覘目駭,憔悴掩眉顰。
伏火填心坎,虛風(fēng)旋耳輪。
百般難狀苦,四大備嘗辛。
茗沈時澆吻,梨漿暫軟唇。
聳肩如倦鶴,捉肘有懸鶉。
寒燠衣無準(zhǔn),鄉(xiāng)膻味不真。
發(fā)稀常罷櫛,腰減屢移紳。
少浴衣藏虱,長懸帽漬塵。
坐疑穿木榻,臥每烘棉茵。
脈脈調(diào)氣息,微微叩谷神。
休將形問影,還訝業(yè)隨身。
心舛恒多夢,性乖亦善嗔。
呻吟愁倦仆,驚詫惱船鄰。
舊本參方誤,新囊檢藥頻。
忽經(jīng)殘臘過,幾度月華新。
去國三千里,回舟兩閱旬。
留將雙眼在,歸及故園春。
參考注釋
去國
離開自己的國家
去國三千里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焙笠蛞浴叭А敝腹糯械男塘P?!度龂尽の褐尽り惾簜鳌罚骸胺蛉е畬伲m未可悉復(fù),若斯數(shù)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后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fù)者也?!?/p>
(2).泛言數(shù)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p>
回舟
猶回船。 南朝 齊 謝朓 《新治北窗和何從事詩》:“迴舟方在辰,何以慰延頸。” 唐 包何 《婺州留別鄧使君》詩:“迴舟映沙嶼,未遠(yuǎn)剩相思?!?/p>
閱旬
經(jīng)過一旬;足一旬?!缎绿茣埣呜憘鳌罚骸皶r功狀盈幾,郎吏不能決, 嘉貞 為詳處,不閲旬,廷無稽牒?!薄缎绿茣ふ撐┴憘鳌罚骸?肅宗 在 靈武 ,以衛(wèi)尉少卿募兵 綏 銀 ,閲旬,眾數(shù)萬?!?/p>
李之世名句,紀(jì)病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