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沈思孝的《秋夜劉玄子過飲時玄子還自遼左》
全文:
西堂秋氣清,上客過劉生。
共把鵝黃酒,高談鴨綠兵。
三邊來燧色,萬井急砧聲。
持贈唯雄劍,燈前風(fēng)雨鳴。
參考注釋
鵝黃酒
唐 杜甫 《舟前小鵝兒》詩:“鵝兒黃似酒,對酒愛鵝黃。”后因以“鵝黃酒”泛指好酒。 宋 蘇軾 《追和子由去歲試舉人洛下所寄·暴雨初晴樓上晚景》:“應(yīng)傾半熟鵝黃酒,照見新晴水碧天。” 宋 朱敦儒 《水調(diào)歌頭·和董彌大中秋》詞:“鵝黃酒暖,纖手傳杯任頻斟?!?/p>
高談
亦作“ 高譚 ”。1.侃侃而談,大發(fā)議論。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接識》:“是故多陳處直,則以為見美,靜聽不言,則以為虛空,抗為高談,則為不遜?!?北周 庾信 《預(yù)麟趾殿校書和劉儀同》:“高譚變白馬,雄辯塞 飛狐 ?!?明 許承欽 《將相談兵歌題蔡懷真畫冊》詩:“蟹羹魚炙行日夕,高談話昔情逾敦?!?茅盾 《子夜》三:“可是--平常日子高談‘男女之大防’的,豈非就是他這班‘社會的棟梁’么?”
(2).不切實際的議論。 晉 葛洪 《抱樸子·官理》:“昔 衞靈 聽圣言而數(shù)驚, 秦孝 聞高談而睡寐。”
(3).高明的談吐;高尚的言談。 南朝 梁 蕭統(tǒng) 《講解將畢賦三十韻詩依次用》:“高談屬時勝,寡聞終自恧?!?宋 秦觀 《送喬希圣》詩:“杖藜對客騁高談,自覺胸襟輩 堯 禹 。” 清 吳偉業(yè) 《哭志衍》詩:“高譚羣兒驚,健筆小儒怍。”
沈思孝名句,秋夜劉玄子過飲時玄子還自遼左名句


猜你喜歡:
-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 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司馬光《資治通鑒·周紀(jì)·周紀(jì)一》
- 舉善從諫,在上之明規(guī);進賢謁言,為臣之令范。姚思廉《陳書·本紀(jì)·卷五》
- 明歲秋風(fēng)知再會,暫時分手莫相思。
- 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見負(fù)于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驁于民。商鞅《商君書·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