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
子思 《中庸·第十二章》名句出處
摘自《中庸·第十二章》
解釋:大地如此之大,但人們?nèi)杂胁粷M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說到“大”,就大得連整個天下都載不下;君子說到“小”,就小得連一點兒也分不開。
原文摘要:
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詩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毖云渖舷虏煲?。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范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diào)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yǎng)人也。
有所
有所,無所類同。有:存在。無:沒有,不存在。所:此為代詞。
例句:戰(zhàn)國·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shù)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nbsp;
《列子》:子貢倦于學(xué),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無所息!"
君子
(1) 對統(tǒng)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彼君子兮。——《詩·魏風(fēng)·伐檀》
君子不齒。——唐· 韓愈《師說》
君子寡欲。——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論語》
君子有不戰(zhàn)。——《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博學(xué)。——《荀子·勸學(xué)》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傳》
(3) 對別人的尊稱
君子書敘。——唐· 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明· 顧炎武《復(fù)庵記》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后。——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天下
(1) 四海之內(nèi),全中國
魚鱉黿鼉?yōu)樘煜赂弧?mdash;—《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xué)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zhàn)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后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tǒng)治權(quán)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鑒》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子思名句,中庸·第十二章名句


猜你喜歡:
- 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
- 君子而詐善,無異小人之肆惡;君子而改節(jié),不若小人之自新。洪應(yīng)明《菜根譚·概論》
-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弟子《論語·八佾篇》
-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 相見爭如不見,多情何似無情。司馬光《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
- 降仙臺佚名〔宋代〕
- 嚴(yán)子陵四首·其四吳璉〔明代〕
- 調(diào)官畢寄蘇四周孚〔宋代〕
- 尖中曲趙希桐〔宋代〕
- 題王谷祥仿夏森畫冊二十六幀·其二十四·荷塘飛鶩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