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方守敦的《光炯自浮山來游龍眠,累日大雨,為賦詩(shī)遣悶》
全文:
我往齊山君浮渡,相望百里洞巖多。
大江東去動(dòng)歸興,舊約龍眠促嘯歌。
風(fēng)雨忽來吁可怪,天河欲挽鬢皆皤。
吾儕離世能高蹈,早晚青冥與蕩磨。
參考注釋
山君
(1).老虎。舊以虎為山獸之長(zhǎng),故稱?!墩f文·虎部》:“虎,山獸之君?!薄恶壯拧め尗F》:“山君,虎也?!?清 黃景仁 《圈虎行》:“何物市上游手兒,役使山君作兒戲?!?/p>
(2).山神?!妒酚洝ば⑽浔炯o(jì)》:“ 泰一 、 皋山 山君 、 地長(zhǎng) 用牛?!?張守節(jié) 正義:“三并神名?!?宋 蘇軾 《宸奎閣碑銘》:“咨爾東南,山君海王,時(shí)節(jié)來朝,以謹(jǐn)其藏?!?元 袁桷 《題李廷弼歸安去思碑》詩(shī):“山君水神各有職,樂意禽魚兩相得?!?明 張羽 《送呂道士》詩(shī):“山君驅(qū)虎去,童子報(bào)丹成?!?/p>
相望
互相對(duì)望
雕欄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學(xué)洢·核舟記》
鄰國(guó)相望。——《史記·貨殖列傳》
死者相望。——《資治通鑒·唐紀(jì)》
東西相望。——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yuǎn)。《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薄对?shī)·大雅·桑柔》:“維此圣人,瞻言百里?!薄妒酚洝O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茍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p>
(2).古時(shí)諸侯封地范圍?!睹献印とf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稱諸侯國(guó)。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睹献印す珜O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薄盾髯印ぶ倌帷罚骸肮噬朴弥?,則百里之國(guó)足以獨(dú)立矣?!?/p>
(4).古時(shí)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稘h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chǎn)之惠,賜命方伯,分 陜 餘慶?!?晉 陶潛 《酬丁柴?!吩?shī):“秉直司聰,惠于百里?!?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p>
(5).借指縣令?!逗鬂h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李賢 注:“時(shí)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薄赌淆R書·文學(xué)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茍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p>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p>
(7).復(fù)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方守敦名句,光炯自浮山來游龍眠,累日大雨,為賦詩(shī)遣悶名句


猜你喜歡:
- 古之史也辯道,今之史也耀文。王通《中說·卷三·事君篇》
- 庸愚足以覆事;精明亦足以覆事。王永彬《圍爐夜話·第五九則》
- 何當(dāng)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 十年離亂后,長(zhǎng)大一相逢。
- 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佚名《易傳·象傳上·訟》
- 寄淵仲深釋行海〔宋代〕
- 庚午臘中苦寒不雪不雪嶺南之常而苦寒為希有鄭剛中〔宋代〕
- 春日田園雜興二首魏新之〔宋代〕
- 箕山四首·其一乾隆〔清代〕
- 萬松寺二首一韻·其二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