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紹嵩的《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
全文:
郊原空闊凈無塵,且放千林自在春。
借問梅花何處落,翠苔蒼蘚石磷磷。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郊原
原野。 南朝 梁 蕭子范 《東亭極望》詩(shī):“郊原共超遠(yuǎn),林野雜依菲?!?宋 蘇軾 《過云龍山人張?zhí)祗K》詩(shī):“郊原雨初足,風(fēng)日清且好?!?明 梁辰魚 《浣紗記·送餞》:“國(guó)破山河在,城傾草樹迷。看縱橫白骨郊原蔽?!?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燦爛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蕭森?!?/p>
空闊
廣闊而沒有阻礙視線的東西
平野空闊
無塵
不著塵埃。常表示超塵脫俗。 唐 崔櫓 《蓮花》詩(shī)殘句:“無人解把無塵袖,盛取殘香盡日憐。” 唐 杜荀鶴 《題戰(zhàn)島僧居》詩(shī):“師愛無塵地,江心島上居?!?/p>
自在
(1) 自由;無拘束
自在嬌鶯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獨(dú)步尋花》
無家身自在,時(shí)得到蓮宮。——唐· 李咸用《游寺》
(2) 安閑自得,身心舒暢
他心中好不自在
(3) 心離煩惱的系縛,通達(dá)無礙
釋紹嵩名句,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名句


猜你喜歡:
- 官河水靜闌干暖,徙倚斜陽(yáng)怨晚秋。史達(dá)祖《鷓鴣天·衛(wèi)縣道中有懷其人》
- 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
- 見善而怠,時(shí)至而疑,知非而處,此三者,道之所止也。姜子牙《六韜·文韜·明傳》
-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戴圣《禮記·曲禮上》
- 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荀子《荀子·富國(gu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