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人之事者,必務(wù)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 《墨子·16章 兼愛(下)》名句出處
摘自《墨子·16章 兼愛(下)》
解釋:仁人的事業(yè),應(yīng)當(dāng)努力追求興起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原文摘要: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務(wù)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當(dāng)今之時,天下之害孰為大?曰:若大國之攻小國也,大家之亂小家也,強之劫弱,眾之暴寡,詐之謀愚,貴之敖賤,此天下之害也。又與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又與今人之賤人,執(zhí)其兵刃毒藥水火,以交相虧賊,此又天下之害也。姑嘗本原若眾害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愛人、利人生與?即必曰:“非然也。”必曰:“從惡人、賊人生?!狈置跆煜?,惡人而賊人者,兼與?別與?即必曰:“別也?!比患粗粍e者,果生天下之大害者與?是故別非也。子墨子曰:“非人者必有以易之,若非人而無以易之,譬之猶以水救水也,其說將必?zé)o可矣?!笔枪首幽釉唬骸凹嬉砸讋e?!比患醇嬷?/p>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仁人
有德行的人?!稌ぬ┦闹小罚骸半m有周親,不如仁人。” 漢 賈誼 《惜誓》:“悲仁人之盡節(jié)兮,反為小人之所賊。”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公仁人也,天相之矣。” 清 黃鷟來 《甲戌夏至武威》詩之四:“乃知仁人澤,是處皆陽春?!?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yīng)該緩行》:“仁人們或者要問:那么,我們竟不要‘費厄潑賴’么?”
必務(wù)
猶必須,務(wù)必。《魏書·濟南王匡傳》:“ 匡 宗室賢亮,留心既久,可令更集儒貴,以時驗決。必務(wù)權(quán)衡得衷,令寸籥不舛?!?/p>
天下
(1) 四海之內(nèi),全中國
魚鱉黿鼉?yōu)樘煜赂弧?mdash;—《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xué)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zhàn)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后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tǒng)治權(quán)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鑒》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墨子名句,墨子·16章 兼愛(下)名句


猜你喜歡:
-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 宴爾新婚,以我御窮。
- 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 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劉勰《文心雕龍·物色》
-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李毓秀《弟子規(guī)·入則孝》
-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釋惟一〔宋代〕
- 題文徵明袁安臥雪圖乾隆〔清代〕
- 效古促促曲為河上思婦作李益〔唐代〕
- 天章俞待制挽詩三首·其一楊杰〔宋代〕
- 閑居雜言集陶三十首并序·其四江源〔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