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伍瑞隆的《春興·其六》
全文:
一雨來何急,空江上暮潮。
隔花時(shí)漠漠,入竹故蕭蕭。
寓目成今古,觀空漸市朝。
因之澹忘味,不是為聞韶。
參考注釋
忘味
忘記美味。多形容沉浸于優(yōu)美音樂中的精神狀態(tài)。語本《論語·述而》:“子在 齊 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漢 班固 《幽通賦》:“ 虞 《韶》美而儀鳳兮, 孔 忘味於千載?!?唐 張鷟 《游仙窟》:“一時(shí)忘味, 孔丘 留滯不虛;三日繞梁, 韓娥 餘音是實(shí)?!?宋 王禹偁 《大合樂賦》:“若非審音以知政,安能制禮而作樂,聽之忘味,佞邪之道弗興?!?/p>
不是
(1)
錯(cuò)誤;過失
是吾不是處。——清·林覺民《與妻書》
(2)
否定判斷
現(xiàn)在不是講話的時(shí)候
聞韶
《論語·述而》:“子在 齊 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韶》,傳為 舜 時(shí)的樂名, 孔子 推為盡善盡美。后以“聞韶”謂聽帝王之樂或聽美好樂曲。 唐 崔日用 《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宮恩賜綵縷人勝應(yīng)制》:“宸極此時(shí)飛圣藻,微臣竊抃預(yù)聞《韶》?!?宋 范仲淹 《今樂猶古樂賦》:“聽此笙鏞,曷異聞《韶》之美;顧茲匏土,宛存《擊壤》之風(fēng)?!?傅尃 《次韻答令希見過王仙館中留別》:“載酒有人來問字,傳餐無肉笑聞《韶》。”
伍瑞隆名句,春興·其六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