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圣母奄棄倏臨月祭觸緒成章拊膺志痛》
全文:
懵然不計朝和暮,忽忽匆匆月祭臨。
儀幔經(jīng)棚虛供養(yǎng),電埏石火迅光陰。
有如是抱終天恨,無可之施愛日心。
四十二年消底事,袛馀悲切與憂沈。
參考注釋
十二
(1).十分之二?!妒酚洝じ咦姹炯o》:“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縣隔千里之外, 齊 得十二焉?!?裴骃 集解引 蘇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p>
(2).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吨芏Y·地官·載師》:“凡任地……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賈公彥 疏:“皆無過十二者……皆無過十而稅二?!薄稘h書·貢禹傳》:“商賈求利,東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歲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稅?!?顏師古 注:“若有萬錢為賈,則獲二千之利?!?/p>
(3).形容數(shù)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齊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氣出表里?!眳⒁姟?a href="/cd/s/shierfen58078.htm" target="_self">十二分?!?/p>
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guān)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干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p>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 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
悲切
非常悲痛
乾隆名句,圣母奄棄倏臨月祭觸緒成章拊膺志痛名句


猜你喜歡:
-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子思《中庸·第一章》
-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 笑十三楊柳女兒腰,東風(fēng)舞。
- 言則稱于湯文,行則譬于狗豨。墨子《墨子·46章 耕柱》
- 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子思《中庸·第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