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蔡廷秀的《武夷山》
全文:
去年游羅浮,鯨波浴日三更秋。
今年游武夷,龍湫翻雪九曲池。
平生足跡山水窟,二山冠絕天下奇。
早年南北幾去來,太行祝融窮天臺。
石門雁蕩今回首,風(fēng)斯在下生塵埃。
曾孫宴罷幔亭頂,神仙果有即此景。
何須世外尋蓬瀛,斫藤縛屐昆崙嶺。
天風(fēng)吹我上一曲,濕云粘腳莓苔*綠。
一村仙子指二曲,溪峰有女顏如玉。
釣臺三曲淩天扃,仙舟擢破赤石城。
四曲嵐光翠欲凝,云車灑雨開新晴。
群仙知我經(jīng)仙后,天孫招飲石上亭。
軒皇渺遺響,泉聲寶瑟浮湘靈。
子喬撫鐵笛,麻姑玉斝顛倒傾。
西母瓊桃熟,安期棗瓜生。
初平有羊鞭白石,可教無魚羹青精。
餔我食且飽,飲我醉未醒。
欲從五曲窮九曲,白云滿目生親情。
好山豈不欲終日,食焉怠事俗病縈。
天仙笑騎白鶴去,何處委羽雙幘零。
我亦醉下山之岡,恍然人世心蒼茫。
東方郁郁睹佳木,紫陽清風(fēng)吹隳綱。
中天皎皎日月長,桃源此去從荒涼。
參考注釋
下山
地下采礦時(shí)挖掘的沒有直通地面出口的傾斜巷道,主要用來由下向上運(yùn)送礦石
恍然
(1).猶忽然。 三國 魏 阮籍 《達(dá)莊論》:“恍然而止,忽然而休?!?/p>
(2).猛然領(lǐng)悟貌。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領(lǐng)者?!?清 戴名世 《<汪武曹稿>序》:“天下之從事於舉業(yè)者,乃恍然悔悟嚮者之非,而思改其所為?!?魯迅 《彷徨·肥皂》:“‘哦!今天十六?’ 四銘 恍然的說?!?/p>
(3).模糊不清;茫然。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 達(dá) 既昇之,意識恍然,不復(fù)見家人屋及所乘轝?!?宋 陳師道 《次韻寄答晁無咎》:“往事不回如過雨,醉夢恍然忘惡語?!?明 邵璨 《香囊記·趕散》:“心酸痛,念我姑,神魂茫然失舉措?!?/p>
(4).仿佛。 宋 韓駒 《題畫太一真人》詩:“恍然坐我水仙府,蒼煙萬頃波粼粼?!?明 歸有光 《詹仰之墓志銘》:“予與之談 秀甫 之為人,恍然如生,相與為淚下。” 明 方孝孺 《書<黃鶴樓卷>后》:“展卷而臥閲之,恍然如乘扁舟出入 洞庭 彭蠡 之上?!?/p>
人世
整個(gè)人類社會(huì);人類世界
降生人世
非人世所堪。——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蒼茫
空曠遼遠(yuǎn)
蒼茫大地
暮色蒼茫
蔡廷秀名句,武夷山名句


猜你喜歡:
- 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fēng)不改舊時(shí)波。
- 利莫長乎簡,福莫久于安。韓非及后人《韓非子·大體》
-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 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鳩摩羅什譯《金剛經(jīng)·莊嚴(yán)凈土》
- 奈何今之人,雙目送飛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