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宓的《送真右史守泉》
全文:
昔人為太守,南物不入囊。
亦有市文集,悔恨不能忘。
所以致平理,閭閻富而康。
泉民困賦役,脫身事舟航。
絕域在何許,羈留動經(jīng)霜。
南風(fēng)不堪托,十發(fā)五飄揚(yáng)。
過期不見歸,妻子泣相望。
所得知幾何,舊債未及償。
公家既重征,忍痛如刳腸。
況復(fù)吏不仁,低價(jià)盡取將。
民財(cái)本膏血,舶貨尤可傷。
吾聞坡仙言,犁牛博沉重。
燔牛以祈福,鬼神尚弗享。
安可以人命,緘封壽侯王。
上天不可欺,厥咎必有當(dāng)。
近年有賢守,永嘉詹事王。
不買一錢物,至今垂耿光。
后來豈無繼,落落難為常。
只今逢右史,真節(jié)動八方。
江東百萬戶,水旱俱不荒。
明時(shí)豈憚黷,實(shí)欲重淮陽。
舶使出名門,家傳饒清芳。
玉雪兩相映,酷熱變寒涼。
預(yù)聽桐城謠,合浦珠還鄉(xiāng)。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民困
(1).民眾的困苦?!兑葜軙ほ罕!罚骸拔逑椋阂痪x擇,二官得度,三務(wù)不舍,四不行賂,五察民困。” 清 吳偉業(yè) 《雜感》詩之一:“聞道朝廷罷 上都 ,中原民困尚難蘇?!?/p>
(2).民眾困厄?!妒酚洝に挝⒆邮兰摇罚骸皻q饑民困,吾誰為君!”《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李同 曰﹞民困兵盡,或剡木為矛矢,而君器鐘磬自若。使 秦 破 趙 ,君安得有此?使 趙 得全,君何患無有?”
賦役
(1).賦稅和徭役的合稱。 中國 古代,賦初指兵賦。 春秋 后期,各國逐漸從田畝征賦,賦和稅漸趨混合。 秦 漢 以后,賦指按戶口征收的稅,徭役則另行征發(fā),賦和役始有明顯區(qū)別。 明 代以后,將按戶口征發(fā)的徭役折征銀兩,把丁稅并入田賦,至 清 則以賦役為田租的專稱?!读w·盈虛》:“其賦役也甚寡。”《新唐書·食貨志二》:“國家賦役之法,曰租、曰調(diào)、曰庸?!薄肚迨犯濉な池浿径罚骸?世祖 入 關(guān) ,首免都城居民被兵者賦役三年?!?/p>
(2).分配徭役?!顿Y治通鑒·唐僖宗乾符三年》:“ 西川 節(jié)度使 高駢 筑 成都 羅城,使僧 景仙 規(guī)度,周二十五里,悉召縣令庀徒賦役,吏受百錢以上皆死。” 胡三省 注:“賦,布也;分布使之就役也。”
身事
(1).指人的經(jīng)歷和遭遇。 南朝 宋 鮑照 《游思賦》:“撫身事而識苦,念親愛而知樂?!?前蜀 韋莊 《與東吳生相遇》詩:“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淚滿纓?!?/p>
(2).指行蹤。 唐 杜甫 《樓上》詩:“皇輿三極北,身事五湖南?!?/p>
(3).自身的事情。 唐 趙嘏 《寄歸》詩:“早晚粗酬身事了,水邊歸去一閒人?!?/p>
(4).親身事奉。《太平廣記》卷一八三引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陸扆》:“ 扆 為宰相 韋昭度 所知,欲身事之速了,屢告 昭度 ?!?/p>
舟航
(1).船只?!痘茨献印ぶ餍g(shù)訓(xùn)》:“大者以為舟航柱梁,小者以為楫楔?!?晉 左思 《吳都賦》:“汎舟航於 彭蠡 ,渾萬艘而既同。” 唐 白居易 《登老君閣望洛城》詩:“中橋車馬長無已,下渡舟航亦不閒。” 清 余懷 《板橋雜記·珠市名妓》:“水閣外環(huán)列舟航如堵墻?!?/p>
(2).猶津梁。 南朝 梁 沉約 《答釋法云書》:“實(shí)不刊之妙旨,萬代之舟航。” 唐 楊炯 《臥讀書架賦》:“濟(jì)筆海兮爾為舟航,騁文囿兮爾為羽翼?!?/p>
(3).拯濟(jì)?!端螘の涞奂o(jì)中》:“相國 宋王 天縱圣德,靈武秀世,一匡頽運(yùn),再造區(qū)夏,固以興滅繼絶,舟航淪溺矣?!?/p>
(4).比喻濟(jì)世的良才。《晉書·劉弘陶侃等傳贊》:“ 長沙 勤王,擁斾戎場。任隆三事,功宣一匡??堎囍?,匪伊舟航?!?唐 楊炯 《<王勃集>序》:“幼有鈞衡之略,獨(dú)負(fù)舟航之用?!?/p>
陳宓名句,送真右史守泉名句


猜你喜歡:
- 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蓱z金玉質(zhì),終陷淖泥中。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
-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莊子《莊子·雜篇·外物》
- 學(xué)是一個尋常的家飯,當(dāng)隨事而警惕。洪應(yīng)明《菜根譚·概論》
- 為上者疑,為下者懼。上下背德,禍必興焉。來俊臣《羅織經(jīng)·事上卷第二》
- 胡沙沒馬足,朔風(fēng)裂人膚。
- 病中客散復(fù)言懷劉言史〔唐代〕
- 次韻和丹陽裴如晦學(xué)士寄示與蔡子直陳述古唱蘇頌〔宋代〕
- 和子華兄聞布谷聲而鶯聲寂然韓維〔宋代〕
- 浣紗婦舒岳祥〔宋代〕
- 即事二首陳造〔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