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造的《再次韻答梁教授》
全文:
陰晴如期喜可知,況復(fù)攗束收新詩。
相如未至客之右,開編自愧蕪辭。
倅貳付我千家聚,佩襟戴君沾化雨。
相從可獨臭味同,接耳僅聽淮鄉(xiāng)語。
詩來驚倒囁嚅翁,結(jié)字著語古與同。
少須官廨住家穩(wěn),往問句法幾即功。
似聞知津問沮溺,山間晴乾度山疾。
一笑行舉通家杯,計日尚前蕤賓律。
過君定發(fā)醯甕天,傾囷倒廩當(dāng)吾憐。
家居除領(lǐng)齊眉托,意與諸雛誦思樂。
參考注釋
陰晴
(1).指向陽和背陰。 唐 王維 《終南山》詩:“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p>
(2).比喻得志和失意。 元 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人為功名苦戰(zhàn)爭,徒然競,百年身世,數(shù)度陰晴?!?/p>
如期
按照事先約定的時間
會議將如期召開
可知
見“ 可知道 ”。
況復(fù)
亦作“況復(fù)”。1.更加;加上。 隋煬帝 《白馬篇》:“本持身許國,況復(fù)武功彰?!?唐 杜甫 《寄杜位》詩:“干戈況復(fù)塵隨眼,鬢髮還應(yīng)雪滿頭。” 明 梁辰魚 《于虎丘殿階遇張月容》曲:“眼波橫,況復(fù)香肩偷憑?!?/p>
(2).何況,況且?!蛾悤そ倐鳌罚骸皼r復(fù)才未半古,尸素若茲?!?唐 馬總 《意林·傅子》:“蜘蛛作羅,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況復(fù)人乎?” 唐 劉駕 《寄遠》詩:“得書喜猶甚,況復(fù)見君時?!?/p>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詩》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視,況復(fù)不相識?!?/p>
新詩
(1).新的詩作。 晉 張華 《答何劭詩》之一:“良朋貽新詩,示我以游娛?!?唐 杜甫 《解悶》詩之七:“陶冶性靈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清 黃遵憲 《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lǐng)事留別日本諸君子》詩:“海外偏留文字緣,新詩脫口每爭傳?!?/p>
(2).指“五四”以來的白話詩。 毛澤*東 《關(guān)于詩的一封信》:“詩當(dāng)然應(yīng)以新詩為主體。”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寫新詩,我填舊詞,也是個詩人高唱的時代?!?/p>
陳造名句,再次韻答梁教授名句


猜你喜歡:
-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 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佚名《黃帝內(nèi)經(jīng)·四氣調(diào)神大論》
-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 當(dāng)言而不言,爾之責(zé)也;言而不聽,我之咎也。宋濂、王袆《元史·列傳·卷六》
- 壽秀王八十釋智朋〔宋代〕
- 題惠山園八景·其五·水樂亭乾隆〔清代〕
- 鷓鴣媒·其二王佐(汝學(xué))〔明代〕
- 贈鄭相士樓鑰〔宋代〕
- 劉伯山書來云有施主為造一亭劉子澄名曰竹溪趙蕃〔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