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去歲》
全文:
去歲季夏駐山莊,亟為豫齊盼甘雨。
后幸悔災沾嘉澍,麥雖失收穫晚黍。
而何旱氣轉(zhuǎn)南行,淮徐荊歙災更苦。
今年各處蒙轉(zhuǎn)旋,春膏優(yōu)渥農(nóng)功舉。
山左失麥祗數(shù)縣,晚田得雨亦種溥。
南望額手感天恩,益廑兢業(yè)銘心所。
參考注釋
而何
(1).猶如何。怎樣?!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牛 謂 叔孫 :‘見 仲 而何?’” 杜預 注:“而何,如何?!?/p>
(2).猶如何。怎么。《左傳·襄公二十二年》:“謂我敝邑,邇在 晉國 ,譬諸草木,吾臭味也,而何敢差池?”《孟子·盡心下》:“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漢 王充 《論衡·順鼓》:“久雨湛水溢,誰致之者……擊鼓攻社,而何救止?”
旱氣
干旱的氣候;旱災?!稘h書·食貨志上》:“恐生旱氣,民被其災。” 唐 韓愈 《賀雨表》:“青天湛然,旱氣轉(zhuǎn)甚。” 宋 司馬光 《豢龍廟祈雨文》:“旱氣消除,化為豐登。”
乾隆名句,去歲名句


猜你喜歡:
- 原濁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墨子·02章 修身》
- 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佚名《黃帝內(nèi)經(jīng)·四氣調(diào)神大論》
-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shù)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陸羽《茶經(jīng)·一之源》
- 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 尋南溪常道士》
- 和孫莘老題召伯斗野亭張琬〔宋代〕
- 游噴玉潭司馬光〔宋代〕
- 酬胡侍講先生見寄司馬光〔宋代〕
- 偈二十七首釋守凈〔宋代〕
- 詣齋宮即事三首·其二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