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欽差工部侍郎夢麟總河白鐘山等奏報荊山橋疏浚工成命議敘董事諸臣詩以紀(jì)事》
全文:
去年秋溢孫家集,大事茭楗塞決口。
馀波泥淀荊山橋,微湖路塞水不受。
連延數(shù)郡被災(zāi)沴,未涸春田農(nóng)束手。
加賑聊以救目前,善策亟為籌其后。
冬官之亞適隨鑾,相度疏排汝其懋。
南北河臣胥本責(zé),毋分疆界連臂肘。
集役備物發(fā)帑償,守土臣職晉也就。
同心合力勉宣防,豈在清塵供奔走。
瀹浚兩月工始成,荊山水泄四臣奏。
二麥雖已失餅餌,大田庶可播畎畝。
酬勞獎績爾則應(yīng),消患致和吾益忸。
參考注釋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間的距離
河臣
指河道總督?!肚迨犯濉ず忧疽弧罚骸?曜 又言:‘向來沿 河 州縣,本歸 河 臣兼轄,員缺仍會 河 臣題補,遇有功過, 河 臣亦應(yīng)舉劾,尚無呼應(yīng)不靈之患。’”
分疆
(1).區(qū)分疆界?!稌x書·地理志上》:“ 武帝 開 越 攘 胡 ,初置十七,拓土分疆,又增十四?!?宋 文天祥 《白溝河》詩:“行人為我言, 宋 遼 此分疆?!?/p>
(2).分守之地,謂轄境。 宋 梅堯臣 《送吳給事移淮西》詩:“夾路車徒盛,分疆禾黍秋?!?/p>
(3).謂斷句。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句者,局也。局言者,聯(lián)字以分疆?!?/p>
連臂
(1).手?jǐn)v手;臂挽臂。舊題 漢 伶玄 《趙飛燕外傳》:“時十月五日,宮中故事,上靈安廟,是日吹塤擊鼓,連臂踏地歌《赤鳳來曲》?!?北周 庾信 《北園射堂新成》詩:“驚心一雁落,連臂兩猿騰?!?清 湯右曾 《谷賤行》:“酤酒賽神神降巫,村場擊鼓連臂呼?!?/p>
(2).表示共同;一起。 宋 蘇轍 《御試制策》:“夫敵不知所攻,非連臂而守之也。雖連臂而守之,敵尚可得攻而絶也?!薄稏|周列國志》第四八回:“今日 鄭 陳 連臂去,中原伯氣黯然收?!?/p>
乾隆名句,欽差工部侍郎夢麟總河白鐘山等奏報荊山橋疏浚工成命議敘董事諸臣詩以紀(jì)事名句


猜你喜歡:
-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災(zāi)。佚名《增廣賢文·上集》
- 守真志滿,逐物意移。周興嗣《千字文·全文》
- 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李白《古風(fēng)·齊有倜儻生》
- 采蓮時,小娘紅粉對寒浪。溫庭筠《荷葉杯·鏡水夜來秋月》
- 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卻是義外也。王陽明《傳習(xí)錄·卷上·徐愛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