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曾幾的《同鄭禹功登巾子山》
全文:
天臺雁蕩天下奇,豈不欲往官縛之。
巾山只在郡南郭,曾未著眼真成癡。
今晨排遣簿書了,往赴鄭老同幽期。
羊腸轉(zhuǎn)盡得蘭若,飛鳥不到云雨垂。
青銅鏡外翠屏繞,中有萬屋魚鱗差。
古來二事不兼得,此地一覽俱無遺。
蓬萊方丈果何許,云駕飚馭知為誰。
赤城風(fēng)月幸好戲,驅(qū)取鸞鳳相追隨。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赤城
(1).指帝王宮城,因城墻紅色,故稱。 唐 王勃 《臨高臺》詩:“赤城映朝日,緑樹搖春風(fēng)。”
(2).山名。多以稱土石色赤而狀如城堞的山。在 浙江省 天臺縣 北,為 天臺山 南門?!段倪x·孫綽〈游天臺山賦〉》:“ 赤城 霞舉而建標(biāo)?!?李善 注:“ 支遁 《天臺山銘序》曰:‘往 天臺 ,當(dāng)由 赤城山 為道徑。’ 孔靈符 《會稽記》曰:‘ 赤城 ,山名,色皆赤,狀似云霞?!?唐 李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 天姥 連天向天橫,勢撥五岳掩 赤城 ?!?王琦 注:“《太平廣記》:‘ 章安縣 西有 赤城山 ,周三十里。一峰特高,可三百餘丈?!逗eh碎事》:‘ 顧野王 《輿地志》云: 赤城山 有赤石羅列,長里餘,遙望似赤城。’” 清 朱彝尊 《羅浮屈五過訪》詩:“況今天地多戰(zhàn)爭, 赤城 華頂 風(fēng)煙驚?!?2)在 四川省 灌縣 西南。又名 青城山 。 宋 陸游 《將之榮州取道青城》詩:“倚天山作海濤傾,看遍人間兩 赤城 。”自注:“ 青城山 ,一名 赤城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四川一·山川險(xiǎn)要》:“﹝ 青城山 ﹞一名 赤城山 , 杜光庭 記:‘山高三千六百丈,周匝一百五十里, 蜀 山之望也?!?/p>
(3).傳說中的仙境。 北周 庾信 《奉答賜酒》詩:“仙童下 赤城 ,仙酒餉 王平 。” 倪璠 注引《神仙傳》:“ 茅蒙 ,字 初成 ,乃於 華山 之中乘云駕龍,向日昇天,歌曰:‘神仙得者 茅初成 ,駕龍上昇入泰清,時(shí)下玄洲戲 赤城 ?!?唐 陳子昂 《修竹篇》:“攜手登白日,遠(yuǎn)游戲 赤城 ?!?/p>
風(fēng)月
(1) 本指清風(fēng)明月
初秋涼夕,風(fēng)月甚美?!赌鲜贰ゑ覐┗貍鳌?/p>
(2) 男女情愛
如今長大了,漸知風(fēng)月?!都t樓夢》
幸好
幸虧
幸好人人動手,衛(wèi)生才搞得這么好
鸞鳳
(1).鸞鳥與鳳凰。 漢 劉向 《九嘆·遠(yuǎn)游》:“駕鸞鳳以上游兮,從玄鶴與鷦明。”《西京雜記》卷一:“ 武帝 匣上,皆鏤為蛟龍、鸞鳳、龜麟之象。” 金松岑 《文學(xué)上之美術(shù)觀》:“雖嘯旨淪亡,不聞鸞鳳之響,而琴引未沫,如聽水仙之吟?!?/p>
(2).比喻賢俊之士?!冻o·賈誼<惜誓>》:“獨(dú)不見夫鸞鳳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王逸 注:“以言賢者亦宜處山澤之中,周流觀望,見高明之君,乃當(dāng)仕也?!?唐 韓愈 《重云李觀疾贈之》詩:“勸君善飲食,鸞鳳本高翔?!?陳去病 《重九歇浦示侯官林獬儀真劉光漢》詩:“凄迷鸞鳳同罹網(wǎng),浩蕩滄瀛阻遠(yuǎn)游?!?/p>
(3).比喻君王。《敦煌曲子詞·菩薩蠻》:“良以安國部,金(今)喜迴鸞鳳?!薄杜f唐書·馬周傳》:“ 太宗 嘗以神筆賜 周 飛白書曰:‘鸞鳳凌云,必資羽翼;股肱之寄,誠在忠良?!?/p>
(4).比喻美人。 唐 盧儲 《催妝》詩:“今日幸為 秦 晉 會,早教鸞鳳下妝樓。”
(5).比喻夫婦。《醒世恒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鸞鳳之配,雖有佳期;狐兔之悲,豈無同志?!?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陸判》:“豈有百歲不拆之鸞鳳耶!”參見“ 鸞鳳和鳴 ”。
追隨
(1)
(2) 仿效前人的事跡
(3) 跟隨
經(jīng)常追隨著他的記者們
曾幾名句,同鄭禹功登巾子山名句


猜你喜歡:
- 險(xiǎn)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
- 上所用者,奸亦為忠;上所棄者,忠亦為奸。來俊臣《羅織經(jīng)·察奸卷第八》
-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四回》
-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子思《中庸·第十一章》
-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yáng)州路。
- 滿庭芳 寄友人 永樂大典一萬四千三百八十一吳激〔金代〕
- 清水舖瀑布郭印〔宋代〕
- 普化和尚贊釋智遇〔宋代〕
- 韓賓仲專壑山房分得春字李云龍〔明代〕
- 初夏雨中寇準(zhǔn)〔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