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王丹桂的《桃源憶故人》
全文:
愁思俗態(tài)知多少。
縈繞誰能分曉。
方欲強追言笑。
翻復成憂惱。
春花秋月雖然好。
總被功名誤了。
才見兒童年少。
又早容顏老。
參考注釋
愁思
(1).憂慮。 戰(zhàn)國 楚 宋玉 《高唐賦》:“長吏隳官,賢士失志,愁思無已,嘆息垂淚?!薄稘h書·伍被傳》:“於是百姓悲痛愁思,欲為亂者十室而六。”
(2).憂愁的思緒。 唐 柳宗元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詩:“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宋 陳策 《摸魚兒·仲宣樓賦》詞:“江城望極多愁思,前事惱人方寸?!?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程》三:“夜深人靜,燈光黯黯的籠罩著人的愁思?!?/p>
俗態(tài)
(1).世俗的情狀。 唐 王勃 《澗底寒松賦》:“見時華之屢變,知俗態(tài)之多浮。” 唐 杜甫 《石筍行》:“惜哉俗態(tài)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p>
(2).庸俗的情態(tài)。 宋 秦觀 《自警》詩:“從茲俗態(tài)兩相忘,笑指青山歸路僻。”《鏡花緣》第二回:“我們雖不必學人間暖閣圍爐那些俗態(tài),何妨清吟聯(lián)句,遣此長宵?”
(3).世俗人的氣質。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佐》:“以汝前生好道,以得到 兜玄國 ;然俗態(tài)未盡,不可長生。然汝自此壽千年矣?!?/p>
多少
(1) 指量度或數(shù)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你有多少錢
(2) 或多或少;未特別指出的或未確定的東西(如數(shù)量或價格)
按多少錢一里收費
(3) 稍微
天氣多少有些變化
(4) 疑問代詞
(5) 問數(shù)量
正不曾問得你多少價錢。——《水滸傳》
(6) 表示不定的數(shù)量
最后終于寫出來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歡樂,只有這位業(yè)余作者才知道
王丹桂名句,桃源憶故人名句


猜你喜歡:
- 跬步不休,跛鱉千里;累積不輟,可成丘阜。劉安及其門客《淮南子·說林訓》
- 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 聰以知遠,明以察微。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
- 憶對中秋丹桂叢?;ㄔ诒?。月在杯中。
- 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崔涂《春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