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星周一紀(jì),四過六盤山
何福堃 《途中雜詠》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何福堃的《途中雜詠》
全文:
歲星周一紀(jì),四過六盤山。
路辟蠶叢險(xiǎn),人歌馬足孱。
時(shí)危多戰(zhàn)壘,將猛守蕭關(guān)。
追溯前朝事,今來喜客閑。
參考注釋
歲星
(1).即木星。古人認(rèn)識(shí)到木星約十二年運(yùn)行一周天,其軌道與黃道相近,因?qū)⒅芴旆譃槭?,稱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經(jīng)一次,即以其所在星次來紀(jì)年,故稱歲星?!俄n非子·飾邪》:“此非豐隆、五行、太一、王相、攝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搶、歲星數(shù)年在西也?!薄妒酚洝ぬ旃贂罚骸安烊赵轮?,以揆歲星順逆?!薄杜f唐書·憲宗紀(jì)上》:“壬申夜,月掩歲星。” 清 黃遵憲 《十月十九日至滬》詩:“海水萍蹤仍此地,歲星荔實(shí)忽周天?!?/p>
(2).即太歲。用以喻災(zāi)禍。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懷霜作即次其韻》之一:“廿載江湖負(fù)壯心,終看 吳 越 歲星臨?!眳⒁姟?太歲 ”、“ 歲破 ”。
(3).相傳 漢 東方朔 仕 漢武帝 為大中大夫。 武帝 暮年好仙術(shù),與 朔 狎昵,從 朔 求不老之藥及吉云、甘露等。 朔 嘗謂同舍郎曰:“天下知 朔 者唯 大王公 耳”。及 朔 卒, 武帝 召 大王公 問之,對(duì)以不知。問何能,對(duì)以善星歷。乃問諸星皆在否,曰:“諸星具在,獨(dú)不見歲星十八年,今復(fù)見耳?!钡垩鎏靽@曰:“ 東方朔 生在朕傍十八年,而不知是歲星哉!”事見舊題 漢 郭憲 《東方朔傳》。后遂用為典實(shí)。 清 王圖炳 《游仙》詩:“君王欲乞長(zhǎng)生術(shù),不道郎官是歲星?!?/p>
一紀(jì)
(1).歲星(木星)繞地球一周約需十二年,故古稱十二年為一紀(jì)。《國語·晉語四》:“ 文公 在 狄 十二年, 狐偃 曰:‘蓄力一紀(jì),可以遠(yuǎn)矣?!?韋昭 注:“十二年,歲星一周為一紀(jì)?!?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神思》:“ 張衡 研《京》以十年, 左思 練《都》以一紀(jì)?!?唐 柳宗元 《見促行騎走筆酬贈(zèng)》詩:“投荒垂一紀(jì),新詔下荊扉。” 清 顧炎武 《過李子德》詩:“憶昔論交日,星霜一紀(jì)更?!钡庞钟幸运臍q一小周(《素問·六微旨大論》)、三十年(《素問·天元紀(jì)大論》)、七十六年(《易乾鑿度》)、一千五百二十歲(《詩·大雅·文王序》疏引《三統(tǒng)歷》)為一紀(jì)者。
(2).有條理的一部分?!鹅`樞經(jīng)·官*能》:“ 黃帝 問於 歧伯 曰:‘余聞九鍼於夫子眾多矣,不可勝數(shù),余推而論之,以為一紀(jì)?!?/p>
六盤山
中國西部山脈,在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西南部、甘肅省東部。山脊海拔超過2500米,最高峰米缸山達(dá)2942米。山路曲折險(xiǎn)狹,須經(jīng)六重盤道才能到達(dá)頂峰,因此得名
何福堃名句,途中雜詠名句


猜你喜歡:
- 憶與君別年,種桃齊蛾眉。
-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
-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李毓秀《弟子規(guī)·謹(jǐn)》
- 水至清則無魚,人太急則無智。佚名《增廣賢文·上集》
-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 贈(zèng)直行大師陸軫〔宋代〕
- 山心精舍乾隆〔清代〕
- 詠七弦官窯瓶乾隆〔清代〕
- 偈頌一百四十二首·其三十七釋廣聞〔宋代〕
- 養(yǎng)雁仇遠(yuǎn)〔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