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藻的《清暉行》
全文:
主翁不解飽,安事園池游。
從知蓮社侶,所樂在清修。
我憶少壯日,未多禪悅優(yōu)。
獨(dú)醒對佳景,愁紋上眉頭。
四方觀唱禮,文辭旨趣幽。
我膝固不屈,彌陀暗相投。
葉吹光亂轉(zhuǎn),花覆實(shí)泉流。
此外無國土,靜中反身求。
湛然真賞妙,誰肯尋糟丘。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四方
(1) 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泛指各個方面
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正方形或正方體
一只四方的木頭匣子
唱禮
猶贊禮。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保甲·訓(xùn)練伍壯》:“排列齊畢,禮生唱禮?!?/p>
文辭
(1).言詞動聽的辭令。《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言之無文,行之不遠(yuǎn)。 晉 為伯, 鄭 入 陳 ,非文辭不為功?!薄稇?zhàn)國策·秦策一》:“繁稱文辭,天下不治?!薄俄n詩外傳》卷十:“故使者必矜文辭,喻誠信,明氣志,解結(jié)申屈,然后可使也?!?/p>
(2).亦作“ 文詞 ”。文章?!妒酚洝げ牧袀鳌罚骸坝嘁运?由 光 義至高,其文辭不可概見,何哉?”《史記·儒林列傳》:“是時天子方好文詞,見 申公 對,默然?!?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文辭超卓,四座嘆之。” 宋 司馬光 《賢良策問》:“國家比下詔書,以延天下豪俊之士,待之以不次之位,豈特以學(xué)問之富貴為賢良,文辭之麗為方正邪?”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jié)構(gòu)》:“文詞稍勝者即號才人,音律極精者終為藝士?!?梁啟超 《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三節(jié):“ 節(jié)性 ( 王符 )、 公理 ( 仲長統(tǒng) )雖文辭斐然,然止于政論?!?/p>
旨趣
要旨;大意。亦作“指趣”,“趣”同“趨”。舊指寫書的目的與大意
謹(jǐn)條序前章,暢其旨趣。——《后漢書·郎顗傳》
覽其旨趣。——嵇康《琴賦》
陳藻名句,清暉行名句


猜你喜歡:
- 不看僧面看佛面。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一回》
- 好名羈行,重利無虧。來俊臣《羅織經(jīng)·保身卷第七》
- 御柳如絲映九重,鳳凰窗映繡芙蓉。
-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 當(dāng)關(guān)不報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