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斂者,召寇、肥敵、亡國、危身之道也
荀子 《荀子·王制》名句出處
摘自《荀子·王制》
解釋:搜刮財貨,只能招來盜寇,使敵人得利,是一條亡失國家、危及于身的絕路。
原文摘要:
數(shù)之君也,未及取民也;子產(chǎn),取民者也,未及為政也;管仲,為政者也,未及修禮也。故修禮者王,為政者強,取民者安,聚斂者亡。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僅存之國富大夫,亡國富筐篋,實府庫??鸷D已富,府庫已實,而百姓貧,夫是之謂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戰(zhàn),則傾覆滅亡可立而待也。故我聚之以亡,敵得之以強。聚斂者,召寇、肥敵、亡國、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王奪之人,霸奪之與,強奪之地。奪之人者臣諸侯,奪之與者友諸侯,奪之地者敵諸侯。臣諸侯者王,友諸侯者霸,敵諸侯者危。用強者:人之城守,人之出戰(zhàn),而我以力勝之也,則傷人之民必甚矣。傷人之民甚,則人之民惡我必甚矣;人之民惡我甚,則日欲與我斗。人之城守,人之出戰(zhàn),而我以力勝之,則傷吾民必甚矣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聚斂
課重稅來搜刮(民財)
季氏富于 周公,而 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論語·先進》
亡國
(1).亡失國家?!抖Y記·檀弓下》:“ 晉獻公 之喪, 秦穆公 使人弔公子 重耳 ,且曰:‘寡人聞之,亡國恒於斯,得國恒於斯?!?孔穎達 疏:“言寡人聞前古以來,失亡其國,恒於此喪禍交代之時;得其國家,亦恒在於此交代之時。”《后漢書·李固傳》:“昔 秦皇 亡於 沙丘 , 胡亥 、 趙高 隱而不發(fā),卒害 扶蘇 ,以至亡國?!?宋 蘇軾 《私試策問》之一:“ 呂氏 既已滅矣,而 吳 楚 之憂,幾至於亡國?!?/p>
(2).滅亡了的國家?!秾O子·火攻》:“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薄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按嫱鰢?,繼絶世?!?/p>
(3).將亡之國。 漢 桓寬 《鹽鐵論·非鞅》:“譬若秋蓬被霜,遭風則零落,雖有十 子產(chǎn) 如之何?故 扁鵲 不能肉白骨, 微 箕 不能存亡國也?!?/p>
危身
謂危及于身?!抖Y記·檀弓下》:“喪不慮居,毀不危身?!?鄭玄 注:“危身,謂憔悴將滅性。” 唐 司空圖 《旅中重陽》詩:“乘時爭路祗危身,經(jīng)亂登高有幾人?” 明 方孝孺 《贈林士恭序》:“言語不可以不慎,懼其招怨以危身也?!?/p>
荀子名句,荀子·王制名句


猜你喜歡:
-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
- 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子思《中庸·第十三章》
-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 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佚名《易傳·象傳上·謙》
-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佚名《增廣賢文·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