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祁順的《八月十三日辭朝之山西》
全文:
扶桑日上曉雞號(hào),玉殿紅云拜赭袍。
長(zhǎng)樂鐘聲聞去遠(yuǎn),太行山色望來高。
宣尼憤樂寧知老,召虎旬宣豈憚勞。
九萬扶搖心尚在,肯隨群雀戀蓬蒿。
參考注釋
扶桑
(1) 亦名朱槿,錦葵科植物?;ü诖笮?是著名觀賞植物
(2) 神話中的樹木名
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 郭璞注:“扶桑,木也。” 郝懿行箋疏:“扶當(dāng)為榑?!墩f文》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3) 后用來稱東方極遠(yuǎn)處或太陽出來的地方
扶桑開朝暈,此高臺(tái)端。——《文選·陸士衡·樂府·日出東南隅行》
行乎東極之外,經(jīng)扶桑之中林。——左思《吳都賦》
(4) 傳說中的東方海域的古國(guó)名,我國(guó)相沿以為日本的代稱
扶又若薺。—— 王維《送秘書晁監(jiān)還日本國(guó)·序》
扶桑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 魯迅《送增田君歸國(guó)》
赤縣扶桑一衣帶水。—— 郭沫若《沁園春》
曉雞
報(bào)曉的雞。 唐 孟浩然 《寒夜張明府宅宴》詩:“醉來方欲臥,不覺曉雞鳴?!?唐 皮日休 《古函關(guān)》詩:“今朝行客過,不待曉雞鳴?!?清 沉自然 《曉別曲》:“月沒星闌曉雞唱,離人催起同心帳。”
玉殿
(1).宮殿的美稱。 三國(guó) 魏 曹植 《當(dāng)車以駕行》詩:“歡坐玉殿,會(huì)諸貴客?!?南朝 梁簡(jiǎn)文帝 《有所思》詩:“寂寞錦筵靜,玲瓏玉殿虛?!?宋 楊萬里 《擬歸院柳邊迷》詩:“玉殿朝初退,金門馬不嘶?!?明 貝瓊 《經(jīng)故內(nèi)》詩:“山中玉殿盡蒼苔,天子蒙塵豈復(fù)回?!?/p>
(2).借指朝廷,天子。 宋 辛棄疾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詞:“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賢?!?/p>
(3).指?jìng)髡f中天界神仙的宮殿。 南朝 宋 謝莊 《送神歌》:“神之車,歸清都?,I庭寂,玉殿虛?!?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如玉殿 嫦娥 ,微現(xiàn)蟾宮素影?!?清 洪昇 《長(zhǎng)生殿·覓魂》:“且慢自叫閶闔,輕干玉殿?!?/p>
紅云
(1).紅色的云。傳說仙人所居之處,常有紅云盤繞。 唐 曹唐 《小游仙詩》之四七:“紅云塞路東風(fēng)緊,吹破芙蓉碧玉冠。” 明 屠隆 《綵毫記·游玩月宮》:“尚自隔紅云帝座遙,卻下見赤縣神州小。” 清 洪昇 《長(zhǎng)生殿·冥追》:“你本是 蓬萊 仙子,因微過謫落紅塵。今雖是浮生限滿,舊仙山隔斷紅云?!?/p>
(2).荔支的別名。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附 逢辰 《和韻》:“冰桃雪藕涼如許,忽捧紅云喜欲狂?!弊宰ⅲ骸坝谥蟹?,適 壽研 二妹,由 福州 寄到新荔,大人別有詩紀(jì)之?!?/p>
(3).喻大片紅花。 唐 韓愈 《酬盧給事曲江荷花行》:“ 曲江 千頃秋波浄,平鋪紅云蓋明鏡?!?/p>
(4).喻面頰紅暈?!对偕墶返诹兀骸罢{(diào)理得,紅云重透臉邊霞。” 臧克家 《六機(jī)匠》詩:“你也間或‘噓’幾盅,幾盅酒就在你臉上燒起紅云。”
(5).山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丹水》:“ 丹水 南有 丹崖山 ,山悉赬壁霞舉,若 紅云 、 秀天 二岫,更為殊觀矣。”
赭袍
即赭黃袍。 唐 李濬 《松窗雜錄》:“ 中宗 嘗召宰相 蘇瓌 、 李喬 子進(jìn)見。二丞相子皆童年,上近撫於赭袍前,賜與甚厚?!薄顿Y治通鑒·后唐明宗天成三年》:“ 昭義 節(jié)度使 毛璋 所為驕僭,時(shí)服赭袍。” 王國(guó)維 《讀史二絕句》之二:“只怪 常山 趙延壽 ,赭袍龍鳳向中原。”參見“ 赭黃袍 ”。
祁順名句,八月十三日辭朝之山西名句


猜你喜歡:
- 煙橫水際,映帶幾點(diǎn)歸鴉,東風(fēng)銷盡龍沙雪。
- 上之為政,得下之情則治,不得下之情則亂。墨子《墨子·13章 尚同(下)》
-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孟子·離婁章句上·第二十八節(jié)》
- 芙蓉老秋霜,團(tuán)扇羞網(wǎng)塵。
-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劉向《戰(zhàn)國(guó)策·秦三·蔡澤見逐于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