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釋妙聲的《送僧歸日東》
全文:
碧海蓬萊外,扶桑日本東。
居然成絕域,久矣染華風(fēng)。
王化能柔遠(yuǎn),遐琛亦會同。
佛書龍藏古,梵夾象胥通。
問道來飛錫,浮生若轉(zhuǎn)蓬。
中朝師法在,厚往圣恩隆。
歸羨翩翩鶴,吟瞻肅肅鴻。
片帆惟就日,萬里若游空。
洗碗鮫人室,焚香海若宮。
將迎煩國主,感嘆聚鄰翁。
告別行何遽,題詩愧未工。
懸知音信絕,徒望海霞紅。
參考注釋
中朝
(1).臨朝之時。《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昭王 臨朝嘆息, 應(yīng)侯 進(jìn)曰:‘臣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憂,臣敢請其罪?!?/p>
(2). 漢 代朝官自 武帝 以后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內(nèi)朝?!稘h書·劉輔傳》:“羣臣莫知其故。於是中朝將軍 辛慶忌 ,右將軍……俱上書。”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中朝,內(nèi)朝也。大司馬、左右前后將軍、侍中、常侍、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也。”
(3).朝廷;朝中。《三國志·魏志·杜畿傳》:“中朝茍乏人,兼才者勢不獨(dú)多。” 唐 劉長卿 《集梁耿開元寺所居院》詩:“豈得長高枕,中朝正用才?!薄赌鹾;ā返诹兀骸吧喜呷?南交 ,自立為王,向中朝請封號?!?/p>
(4).指朝廷官員。 清 張際亮 《送云麓觀察督糧粵東》詩:“ 唐 宋 中朝厭過嶺,今代軺車喜馳騁?!?/p>
(5).偏安 江 左的 東晉 、 南宋 分別稱建都中原時的 西晉 、 北宋 為“中朝”。 南北朝 時,亦稱 南朝 為“中朝”?!稌x書·王隱傳》:“時著作郎 虞預(yù) 私撰《晉書》,而生長東南,不知中朝事,數(shù)訪於隱?!?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長秋寺》:“﹝寺﹞亦在 延年里 ,即是 晉 中朝時金市處?!?宋 陸游 《觀渡江諸人詩》:“中朝文有 漢唐 風(fēng),南渡詩人尚數(shù)公。”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四引 張孝純 挽 張叔夜 詩:“疇昔中朝士,簪紳仰令名。”《北齊書·王琳傳》:“ 梁 故 建寧公 琳 , 洛 濱餘胄, 沂川 舊族,立功代邸,効績中朝。”
(6).指中原?!杜f唐書·文苑傳中·李邕》:“﹝ 邕 ﹞尤長碑頌。雖貶職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多齎持金帛,往求其文。”《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隱》:“是時,天下已亂,中朝士人以 嶺 外最遠(yuǎn),可以避地,多游焉?!?/p>
(7).中原王朝。 清 時亦指 中國 。 宋 梅堯臣 《送祖擇之學(xué)士北使》詩:“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閶闔?!?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 契丹 主曰:‘中朝 黨進(jìn) 者真驍將也。如 進(jìn) 輩有幾?’虜所以固矜者,意謂 進(jìn) 本虜族, 中國 無之?!?清 王韜 《變法自強(qiáng)下》:“我中朝素嚴(yán)海禁,閉關(guān)自守,不勤遠(yuǎn)略?!?/p>
師法
(1) 在學(xué)問和技藝上效法
言禹功甚當(dāng),可師法。——《書·皋陶謨》注
故有師法者,人之大寶也;無師法者,人之大殃也。——《荀子·儒效》
值得師法的地方頗多
(2) 師傅傳授的學(xué)問和技術(shù)
不失師法
圣恩
(1).帝王的恩寵。 三國 魏 曹植 《上<責(zé)躬><應(yīng)詔>詩表》:“誠以天網(wǎng)不可重罹,圣恩難可再恃。”《后漢書·明帝紀(jì)》:“圣恩遺戒,顧重天下,以元元為首?!?唐 王昌齡 《駕幸河?xùn)|》詩:“開 唐 天業(yè)盛,入 沛 圣恩濃?!?元 關(guān)漢卿 《謝天香》楔子:“今謝圣恩,加老夫 開封 府尹之職?!薄度锶嗣窨褂⒍窢幨妨稀V東紀(jì)事詩》:“防閑有策憑誰盡,調(diào)遣無才負(fù)圣恩?!?/p>
(2).用于神佛之類?!段饔斡洝返谖灏嘶兀骸澳?觀音 在旁聽説,即合掌謝了圣恩,領(lǐng) 悟空 輒駕云而去?!?/p>
釋妙聲名句,送僧歸日東名句


猜你喜歡:
- 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賢圣莫能聽韓非及后人《韓非子·難言》
-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 欲箋心事,獨(dú)語斜闌。唐婉《釵頭鳳·世情薄》
- 酒酣應(yīng)對燕山雪,正冰河月凍,曉隴云飛。
- 想雁空、北落冬深,澹墨晚天云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