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駱賓王的《送費(fèi)六還蜀》
全文:
星樓望蜀道,月峽指吳門。
萬(wàn)行流別淚,九折切驚魂。
雪影含花落,云陰帶葉昏。
還愁三徑晚,獨(dú)對(duì)一清尊。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星樓
(1).即 落星樓 。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東北。 北齊 郭遵 《初日見朝元閣賦》:“司晨而見,異 星樓 之麗宵;質(zhì)明乃光,殊 日觀 之生曉。” 唐 駱賓王 《送黃六還蜀》詩(shī):“ 星樓 望 蜀 道, 月峽 指 吳 門?!?/p>
(2).星界的樓宇。 唐 劉威 《七夕》詩(shī):“云收喜氣星樓曉,香拂輕塵玉殿空?!?/p>
蜀道
蜀 中的道路。亦泛指 蜀 地。 唐 李白 《蜀道難》詩(shī):“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 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唐 溫庭筠 《過華清宮二十二韻》:“早梅悲 蜀 道,高樹隔 昭 丘。”《隸續(xù)·漢建平郫縣碑》 宋 洪適 釋:“右《建平郫縣碑》二十九字。 建平 者, 哀帝 之紀(jì)年,其五年已改為 元壽 矣……殆 蜀 道未知改元爾?!薄度龂?guó)演義》第六十回:“ 修 謂 松 曰:‘ 蜀 道崎嶇,遠(yuǎn)來勞苦?!?陳毅 《詠三峽》:“ 蜀 道真如天, 江 行萬(wàn)山間?!?/p>
月峽
亦作“ 月硤 ”。 明月峽 的省稱。在 四川省 巴縣 境。峽首南岸壁高四十丈,其壁有圓孔,形若滿月,故名。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公乃 月峽 先登, 瞿塘 直上?!?倪璠 注:“《后漢書·郡國(guó)志》: 巴郡 有 枳縣 。注云:‘《華陽(yáng)國(guó)志》有 明月峽 、 廣德嶼 者是也?!?唐 盧照鄰 《益州至真觀主黎君碑》:“乃 劒門 西拒, 邛關(guān) 南望。星橋?qū)Χ?,像牛漢之秋橫; 月硤 縈城,疑兔輪之曉落?!?唐 杜甫 《奉贈(zèng)射洪李四丈》詩(shī):“東征下 月峽 ,掛席窮海島。” 仇兆鰲 注引 李膺 《益州記》:“ 廣陽(yáng)州 東七里,水南有遮要三槌石谷,東二里,至 明月峽 ,峽首南岸,壁高四十丈,其壁有圓孔,形若滿月,因以為名?!?宋 蘇軾 《次韻劉景父登介亭》:“春巖彩雞舞, 月峽 哀猿哭?!?/p>
吳門
(1). 漢 冀縣 城門名。在今 甘肅 甘谷縣 ?!逗鬂h書·五行志一》:“ 王莽 末, 天水 童謡曰:‘出 吳門 ,望 緹羣 ……’ 吳門 , 冀 郭門名也。 緹羣 ,山名也?!?/p>
(2).指 春秋 吳 都 閶門 (一作 昌門 )。 唐 李白 《殷十一贈(zèng)栗岡硯》詩(shī):“灑染 中山 毫,光映 吳門 練?!眳⒁姟?吳練 ”。
(3).指 蘇州 或 蘇州 一帶。為 春秋 吳國(guó) 故地,故稱。 宋 張先 《漁家傲·和程公闢贈(zèng)別》詞:“天外 吳門 清霅路,君家正在 吳門 住?!?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初, 文相國(guó) 震孟 為 吳門 孝廉,年五十餘,老矣?!?沉礪 《吳中雜詠》之一:“ 要離 塚外五人塚,猶占 吳門 俠氣多。”
(4).見“ 吳門派 ”。
駱賓王名句,送費(fèi)六還蜀名句


猜你喜歡:
- 其余七匹亦殊絕,迥若寒空動(dòng)煙雪。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
- 不足于行者,說過;不足于信者,誠(chéng)言。荀子《荀子·大略》
-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 心者修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葉榮茂者。洪應(yīng)明《菜根譚·概論》
- 嘆息此人去,蕭條徐泗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