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劉禹錫的《更衣曲》
博山炯炯吐香霧,紅燭引至更衣處。
夜如何其夜漫漫,鄰雞未鳴寒雁度。
庭前雪壓松桂叢,廊下點點懸紗籠。
滿堂醉客爭笑語,嘈囋琵琶青幕中。
名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博山爐飄出陣陣香霧,子夫秉紅燭引武帝至尚衣軒。長夜漫漫,天還未明,寒雁已過。庭前雪花紛紛,松桂冒雪,與廊下的燈籠交相輝映。堂上賓客們還在飲酒作樂,簾幕中樂聲擾擾。
注釋
博山:即博山爐,又叫博山香薰,漢晉時期常見的焚香器具。爐體呈青銅器中的豆形,上有蓋,蓋高而尖,鏤空,呈山形,山形重疊,其間雕有飛禽走獸,象征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
紗籠:紗質(zhì)的燈籠。
嘈:即喧鬧,嘈雜。
簡評
這首樂府以漢平陽公主家歌者衛(wèi)子夫侍武帝更衣得幸,于元朔元年被立為皇后事為題材而作?!稘h武帝故事》曰:“武帝立衛(wèi)子夫為皇后。初,上行幸平陽公主家,主置酒作樂。子夫為主謳者,善歌,能造曲,每歌挑上。上意動,起更衣,子夫因侍得幸。頭解,上見其美發(fā)悅之。主遂納子夫于宮?!?/div>劉禹錫名句,更衣曲名句


猜你喜歡:
- 不是誠齋無月,隔一林修竹。
- 黃昏寒立更披襟,露浥清香悅道心。
- 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
- 當(dāng)言而不言,爾之責(zé)也;言而不聽,我之咎也。宋濂、王袆《元史·列傳·卷六》
- 身同而懼同,以其至畏而刑之,其人固屈。來俊臣《羅織經(jīng)·問罪卷第十》
- 句趙庚夫〔宋代〕
- 又代道士作分韻得誥字張師愚〔元代〕
- 懷陳賓五·其二何轉(zhuǎn)書〔明代〕
- 制袍字賜狄仁杰武則天〔唐代〕
- 別郭宗玉還鄉(xiāng)陳謨〔元代〕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