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仍駐沙河所》
全文:
仍駐沙河所,氈廬頗耐居。
不期逢蹢白,亦欲順情輿。
暢對秋云捲,知將濘道除。
幾閒消底事,四庫校全書。
參考注釋
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guān)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干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dá)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p>
四庫
我國古代宮廷藏書的地方,分庫收藏經(jīng)、史、子、集四部類圖書
全書
(1).內(nèi)容完整,并無殘缺的書。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風(fēng)操》:“但既殘缺,非復(fù)全書?!?宋 曾鞏 《<新序>目錄序》:“ 劉向 所集次《新序》三十篇; 隋 唐 之世,尚為全書,今可見者十篇而已?!?/p>
(2).指整部書。 清 康熙 《御制<佩文韻府>序》:“於五十年十月全書告成,共一百零六卷,一萬八千餘頁?!?/p>
(3).由許多人合編的叢書。如:《四庫全書》。
(4).指一人的全集。如:《曾子全書》。
(5).就某一專題進(jìn)行全面闡述所編次的書。如:《農(nóng)政全書》。
乾隆名句,仍駐沙河所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