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孔武仲的《送吳叔揚(yáng)通判代州》
全文:
雁門襟喉地,北瞰單于城。
漢騎罷深入,塞垣春草生。
題輿當(dāng)遠(yuǎn)去,磴道歷崢嶸。
載路壺漿饋,出郭幡旗迎。
公堂足奉養(yǎng),美酹與犀兵。
漏刻閑愈永,衣裘寒更輕。
五臺聚仙圣,事跡從所欽。
新篇時(shí)冥邈,萬怪登幽情。
政成早歸來,銀章對承明。
未遂游邊志,羨君為此行。
參考注釋
題輿
東漢 周景 任 豫州 刺史時(shí),嘗辟 陳蕃 (字 仲舉 )為別駕。 蕃 辭不就。 景 題別駕輿曰:“ 陳仲舉 座也?!辈粡?fù)更辟。 蕃 惶懼,起視職。事見《太平御覽》卷二六三引 三國 吳 謝承 《后漢書》。后遂用作典故,以“題輿”謂景仰賢達(dá),望其出仕。 唐 楊炯 《從甥梁錡墓志銘》:“ 桓溫 之徵 謝奕 ,暫為司馬之官; 周景 之禮 陳蕃 ,仍降題輿之命?!?唐 杜甫 《寄李十四員外布十二韻》:“名參 漢 望苑,職述 景 題輿?!?宋 司馬光 《送王彥臣同年通判亳州》詩:“圣主憐耆舊,題輿得吏師?!?/p>
磴道
登山的石徑。 南朝 宋 顏延之 《七繹》:“巖屋橋構(gòu),磴道相臨。” 唐 袁郊 《甘澤謠·懶殘》:“忽中夜風(fēng)雷,而一峯頽下,其緣山磴道,為大石所攔?!?元 揭傒斯 《尋舍弟將至東牢宿野店》詩:“入云攀磴道,落日及村墟?!薄睹魇贰ざY志一》:“臺高三尺有奇,周以石欄,陟降為磴道。” 清 高士奇 《金鰲退食筆記》卷上:“巖洞窈窕,磴道紆折。” 郭沫若 《訪泰山雜詠·萬松亭遇雨》:“磴道千尋盡, 碧霞 鐵瓦紅?!?/p>
崢嶸
(1) 形容山的高峻突?;蚪ㄖ锏母叽舐柫?/p>
(2) 高峻的山峰
敢請相公平賊后,暫攜諸吏上崢嶸。——唐· 韓愈《奉和裴相公東征途經(jīng)女兒山下作》
(3) 高爽空曠
舉目四顧,霜天崢嶸。——唐· 李白《金陵與諸賢送權(quán)十一序》
(4) 魁梧
形容典雅,體段崢嶸。——《西游記》
(5) 卓異,不平凡
元龍( 陳登)本志陋曹吳,豪氣崢嶸老不除,—— 蘇軾《和劉景文見贈》
孔武仲名句,送吳叔揚(yáng)通判代州名句


猜你喜歡:
-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荀子《荀子·榮辱》
- 禍之所由生也,生自纖纖也。荀子《荀子·大略》
-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fù)一杯。
- 為上者疑,為下者懼。上下背德,禍必興焉。來俊臣《羅織經(jīng)·事上卷第二》
-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七》
- 題真容院·其二乾隆〔清代〕
- 靖州太守李秀實(shí)挽詞二首周必大〔宋代〕
- 謝政事王侍郎伏日送冰王禹偁〔宋代〕
- 關(guān)邑簿李大用任滿陳著〔宋代〕
- 菩薩蠻·隔花才歇簾纖雨納蘭性德〔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