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薩都剌的《酹江月 登鳳凰臺懷古用前韻》
全文:
六朝形勝,想綺云樓閣,翠簾如霧。
聲斷玉簫明月底,臺上鳳凰飛去。
天外三山,洲邊一鷺,李白題詩處。
錦袍安在,淋漓醉墨飛雨。
遙憶王謝功名,人間富貴,散草頭朝露。
淡淡長空孤鳥沒,落日招提鈴語。
古往今來,人生無定,南北行人路。
浩歌一曲,莫辭別酒頻注。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淡淡
(1) 形容顏色淺淡
云溪花淡淡。——唐· 杜甫《行次鹽亭》
淡淡的浮云
淡淡的遠(yuǎn)山
(2) 隱隱約約的樣子
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識其狀。——《列子·湯問》
(3) 水波動的樣子
綠池泛淡淡,青柳何依依。——潘岳《金谷集作》
長空
寬廣高遠(yuǎn)的天空
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毛澤*東《蝶戀花·答李淑一》
遨游長空
孤鳥
孤單的鳥。 漢 焦贛 《易林·渙之睽》:“折若蔽目,不見稚叔,三足孤鳥,遠(yuǎn)去家室?!?唐 杜牧 《登樂游原》詩:“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 宋 蘇軾 《海市》詩:“斜陽萬里孤鳥沒,但見碧海磨青銅。” 潘漠華 《人間》:“路上逢不著人,只有些孤鳥,在兩山間飛越罷了?!?/p>
落日
夕陽
招提
(1).梵語。音譯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誤為“招提”。其義為“四方”。四方之僧稱招提僧,四方僧之住處稱為招提僧坊。 北魏 太武帝 造伽藍(lán),創(chuàng)招提之名,后遂為寺院的別稱。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答范光祿書》:“即時(shí)經(jīng)始招提,在所住山南?!薄杜f唐書·武宗紀(jì)》:“寺宇招提,莫知紀(jì)極,皆云構(gòu)藻飾,僭擬宮居?!薄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一:“樵舍外已聞犬吠,招提內(nèi)尚見僧眠?!?清 魏源 《武林紀(jì)游》詩之四:“且還招提宿,寄此山夕永?!眳㈤?唐 玄應(yīng) 《一切經(jīng)音義》卷十六、《翻譯名義集·寺塔壇幢》。參見“ 拓提 ”。
(2).招引提攜。 明 李贄 《與耿司寇告別書》:“公今宦游半天下矣,兩京又人物之淵,左顧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鈴語
檐鈴的聲音。語本《晉書·藝術(shù)傳·佛圖澄》:“又能聽鈴音以言吉兇,莫不懸驗(yàn)?!?元 吳師道 《次韻許可用參政從幸承天護(hù)圣寺是日升左丞》:“瓦光浮璀璀,鈴語振鏘鏘?!?元 薩都剌 《和友人游鶴林韻》:“竹院東風(fēng)僧未歸,落日樓臺自鈴語?!薄峨S園詩話補(bǔ)遺》卷四引 清 蔣莘 《游古寺》詩:“磬聲流樹杪,鈴語繞簷牙?!?/p>
薩都剌名句,酹江月 登鳳凰臺懷古用前韻名句


猜你喜歡:
-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含煙御柳拂旌旗,帶露宮花迎劍戟。施耐庵《水滸傳·第一回》
- 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 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孔子弟子《論語·衛(wèi)靈公篇》
- 尋常百種花齊發(fā),偏摘梨花與白人。
- 寄臺守劉襲明都講二首·其二許景衡〔宋代〕
- 送錢先輩之虔州徐鉉〔唐代〕
- 讀圓覺經(jīng)郭印〔宋代〕
-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劉克莊〔宋代〕
- 晚晴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