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子翚的《游武夷山》
全文:
回薄湍流漾翠岑,夷猶一舸縱幽尋。
幔亭落日笙簫遠,毛竹連云洞府深。
似有碧雞翔木杪,誰將丹鶴寫巖陰。
神仙可學非身外,多少游人浪苦心。
參考注釋
神仙
(1) 神話中指能力非凡、超脫塵世、長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詭誕之說,謂顏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實未嘗死。——《梅花嶺記》
(2) 道家指人所能達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預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遙自在、無牽無掛的人
身外
自身之外。 晉 陸機 《豪士賦》序:“心玩居常之安,耳飽從諛之説。豈識乎功在身外,任出才表者哉!” 唐 杜甫 《絕句漫興》之四:“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 清 陸次云 《出門》詩:“堂上有慈親,身外無昆季?!?/p>
多少
(1) 指量度或數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你有多少錢
(2) 或多或少;未特別指出的或未確定的東西(如數量或價格)
按多少錢一里收費
(3) 稍微
天氣多少有些變化
(4) 疑問代詞
(5) 問數量
正不曾問得你多少價錢。——《水滸傳》
(6) 表示不定的數量
最后終于寫出來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歡樂,只有這位業(yè)余作者才知道
游人
見“游客”
苦心
(1) 辛苦耗費的心思或精力
一片苦心
(2) 費盡心思
苦心經營
劉子翚名句,游武夷山名句


猜你喜歡:
- 事不三思終有悔,人能百忍自無憂。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十四》
-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
- 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孟子·盡心章句上·第三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