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力常新壯說
歷史知識
地力常新壯說歷史詞典解釋
古代關于土壤肥力的理論。南宋初陳旉針對“地久耕則耗,力已乏”的看法而在其所著《農(nóng)書》中提出。他說:“或謂土敝則草木不長,氣衰則生物不遂,凡田種三五年,其力已乏。斯語殆不然也,是未深思也?!闭J為治之得宜,皆可成就;用糞猶用藥,不同性質(zhì)的土壤要使用適合它的肥料來改良?!叭裟軙r加新沃之土壤,以糞治之,則益精熟肥美,其力常新壯矣,抑何敝何衰之有?”這是繼戰(zhàn)國時“地可使肥,又可使棘”和漢代王充提出的“勉致人功,以助地力”等土壤肥力說之后的又一重大發(fā)展。亦為宋代土壤肥料之科學總結(jié)。
詞語分解:
- 地力的解釋 土壤肥力,土壤供應作物營養(yǎng)的能力
歷史知識推薦:屬正
官名。新莽天鳳元年14分三輔為六尉部,河東、河內(nèi)、弘農(nóng)、河南、潁川、南陽為六隊部。置大夫,職如太守;屬正,職如都尉。東漢廢。
關注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回復:地力常新壯說歷史


精彩推薦:
口宣
官文書名。宋朝皇帝遣使慰問群臣進貢使者,或有所賜與,由翰林學土撰口宣。采用四六句呂鏜
宋宣州旌德人。幼孤,事母以孝聞。有操行,因薦授迪功郎,再調(diào)鳳陽府判官。葛長庚
宋閩清人,家瓊州,字白叟,又字如晦,號海瓊子,又號海蟾。入道武夷山。初至雷州,繼宣于修之
十六國時前趙人。劉淵稱帝,修之仕為太史令。曾謂淵不出三年,必克洛陽。并勸淵遷都平石田先生文集
即石田集。日長一線
述補冬至以后白晝一天比一天增長。語本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魏晉間,宮中以紅線量日影季恒
明應天府六合人。成化中任安鄉(xiāng)知縣,見民不習紡織,遂教其種植桑棉,月課其功,儲積救三甲集鎮(zhèn)
在甘肅省廣河縣東北部廣通河兩岸。面積平方千米。人口萬,大部分為回東鄉(xiāng)族。明代實行吉寧砦
宋置,屬灌陽縣。在今廣西灌陽縣西南八十里。楊敷
字文衍,弘農(nóng)華陰今屬陜西人。魏末襲祖爵,為員外羽林監(jiān)。西魏末為廷尉少卿,斷獄公平陳暐
明河南人,字耀卿。弘治間官蘇州府通判。與祝允明等采郡中石刻,匯錄為吳中金石匯編。大難不死,必有后祿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卷所以說貴人無死法。又說大難不死,必有后祿。天祿
遼世宗年號。凡五年。小五指山
在今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西南。清一統(tǒng)志瓊州府一小五指山在陵水縣西一百里生黎峒李大臨
北宋成都華陽今四川成都人,字才元。第進士,為絳州推官。以薦除秘閣校理,出知廣安軍白佛山
又名龍山。在今山東東平縣西八里。清一統(tǒng)志泰安府一龍山舊志一名金螺山,亦曰白佛山。王元雅
生卒太原今屬山西人。巡撫保定。拒守遵化。清兵陷城。自縊死。演仙山
又名衍仙山。在今福建南平市東北。寰宇記卷南劍州演仙山在州西北十里。古老傳云,演氏許孔明
宋徽州祁門人,字元熙。理宗嘉熙間為太學生,上書諫游幸,且論賢否混淆,丞相丁大全燮歸樂州
唐置羈縻州,屬邕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廣西百色市西北。北宋屬邕州。元廢。唐置,屬邕州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