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賜
歷史知識
天賜怎么寫好看:
天賜歷史詞典解釋
年號。(1)北魏道武帝年號(404—409)。凡六年。(2)金末乣軍首領(lǐng)張暉、劉永昌所建年號(1214)。
詞語分解:
- 天賜的解釋 1.上天賜與。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重耳 ﹞過 衛(wèi) ……乞食於野人,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 曰:‘天賜也?!资芏d之?!彼疂G傳第三三回:“今日天賜,幸得哥哥到此?!?.天子的賞賜。 唐 崔樞 賜耆老布帛詩:“布帛忻天賜,生涯作主恩。” 宋 梅堯臣 送謝舍人奉使北朝詩:“戎王拜天賜,虜帥伏名卿?!?/li>
- 天的字典解釋 天 tiān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天空
- 賜的字典解釋 賜 (賜) cì 給,舊時指上級給下級或長輩給小輩:賜予
歷史知識推薦:右主客曹
官署名。尚書省諸郎曹之一。西晉置左、右、南、北主客曹,各設(shè)郎郎中。初屬客曹尚書,后不詳。東晉省并主客曹。北魏復(fù)置,或說屬儀曹尚書。北齊省。
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回復(fù):天賜歷史


精彩推薦:
劉毓崧
生卒清江蘇儀征人,字伯山,又字松崖。劉文淇子。道光二十年優(yōu)貢生。曾入曾國藩曾國荃牛高馬大
比喻人長得高大強壯。小說月報年第期東寧縣縣委書記劉番成長得濃眉大眼,牛高馬大。牧癉惡彰善
見彰善癉惡。吳巴海
清后金滿洲鑲藍旗人,瓜爾佳氏。初從烏喇歸努爾哈赤,授佐領(lǐng)。屢從攻戰(zhàn)。天聰間授副都河海不擇細(xì)流
史記李斯列傳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xì)流,故能就其深。金紫
金印紫綬的簡稱。即用紫色的絲帶來系金印。秦漢時相國丞相太尉等高官皆金印紫綬。后以天壽山守備太監(jiān)
官名。明代司禮監(jiān)外差。常設(shè)一員。管轄長陵等處守陵太監(jiān),職司護衛(wèi)。神武郡
北齊置,治所在神武縣今山西神池縣東北。后改太平郡。東魏置,治神武縣今山西山陰縣東秋丘冶
亦作狄丘冶。唐置,在今江蘇銅山縣東北利國鄉(xiāng)。新唐書地理志彭城縣秋丘冶有鐵。北宋改定陵縣
西漢置。治今河南舞陽縣東北。后漢書光武帝紀(jì)劉玄更始元年,光武別與諸將徇昆陽定陵郾鶴怨
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獨舉青松落蔭,白云誰侶磵戶摧絕無與歸,石徑大放異彩
顯現(xiàn)出異常鮮明的色彩。多形容取得十分突出的成就。鄭鶴聲等中國文獻學(xué)概要二章所謂樸時移物換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十回宋公明費許多心機,才招聚得一百八人,死的死,散的散。時移物換旗記鐵廠
外商企業(yè)。清同治二年由美商創(chuàng)辦于上海。專事修造船舶。四年為李鴻章丁日昌購買,成為毫發(fā)不爽
形容絲毫不差。朱子語類卷一四便是心中許多道理,光明鑒照,毫發(fā)不差。聊齋志異邑人呼溫疫論
書名。明吳有性撰。二卷。成書于崇禎十五年。作者鑒于瘟疫用傷寒治法致命者頗多,遂推止渴望梅
同望梅止渴。清孫雨林皖江血拒敵止渴望梅,究有何益,此誠吾黨大不幸了。見止渴思梅。不謀同辭
事前沒有商量而意見完全一致。后漢書祭祀志上群下百僚,不謀同辭。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河都牧令
官名。北魏置。掌牲畜的牧養(yǎng)事務(wù),屬都牧尚書。魏書高湖傳高道拜都牧令。遷鎮(zhèn)南將軍相更難仆數(shù)
同更仆難數(shù)。清孫郁雙魚珮巧佑婚姻之事或無意中立成佳耦,或極穩(wěn)處卒致落空,聚散變遷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