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錫
歷史知識
九錫怎么寫好看:
九錫歷史詞典解釋
九種器物。原為古代帝王專用,漢代或賜予勛貴權(quán)臣,以示尊禮。其品類,據(jù)《漢書·武帝紀(jì)》顏師古注引應(yīng)劭曰:“一曰車馬,二曰衣服,三曰樂器,四曰朱戶,五曰納陛,六曰虎賁百人,七曰鐵鉞,八曰弓矢,九曰秬鬯,此皆天子制度?!逼湔f出于緯書《禮·含文嘉》。平帝時,王莽秉政,以策命拜受九錫,即衣服(包括佩刀、玉飾、勾履)、車馬、弓矢、斧鉞、秬 鬯、玉珪瓚、朱戶、納陛、虎賁三百人,與上述內(nèi)容略異。建安末,曹操受九錫,則除虎賁為三百人,又以珪瓚為秬鬯之副,合為一種外,與《含文嘉》之說相同。后世權(quán)臣篡位之前,也多賜九錫。
詞語分解:
- 九錫的解釋 1.古代天子賜給諸侯、大臣的九種器物,是一種最高禮遇。公羊傳·莊公元年“錫者何?賜也;命者何?加我服也” 漢 何休 注:“禮有九錫:一曰車馬,二曰衣服,三曰樂則,四曰朱戶,五曰納陛,六曰虎賁,七曰宮矢,八曰鈇鉞,九曰秬鬯?!睗h書·武帝紀(jì):“ 元朔 元年,冬十一月……有司奏議曰:古者,諸侯貢士,壹適謂之好德,再適謂之賢賢,三適謂之有功,乃加九錫。” 宋 林逋 深居雜興詩之四:“三千功行無圭角,可
- 九的字典解釋 九 jiǔ 數(shù)目,八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玖”代):九歸
- 錫的字典解釋 錫 (錫) xī 一種金屬元素,銀白色,質(zhì)軟,富延展性:焊錫
歷史知識推薦:臺吉
蒙古語,源于漢語“太子”一詞轉(zhuǎn)音。舊時蒙古族、藏族等地區(qū)貴族的尊稱。蒙元時只用于皇子,明代漸成為成吉思汗后裔的通稱。清代作為蒙古貴族封爵之第七等。位次輔國公。土默特左旗和喀喇沁三旗稱“塔布囊”。有一
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回復(fù):九錫歷史


精彩推薦:
王淩
生卒字彥云,太原祁今屬山西人。初舉孝廉,為發(fā)干縣長,后為曹操丞相掾?qū)?。魏文帝明?/div>飆發(fā)電舉
形容聲勢迅猛。明史戚繼光傳大猷老將務(wù)持重,繼光則飆發(fā)電舉,屢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許詢
借指與僧侶交往的才士。唐杜甫已上人茅齋詩空忝許詢輩,難酬支遁詞。南朝宋劉義慶世說今日不知明日事
古人慨嘆人生無常之語。意謂活過了今天,不知是否還能活過明天。也形容生活動蕩,后事英雄本色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三十四回段韶道元帥所言,正是英雄本色,但要用心莫作等閑,挫動銳顧實·諾門汗
即固始汗。張必剛
清安徽潛山人,字繼夫。乾隆七年進(jìn)士,官澄邁知縣。有三禮會通浚元。丘行恭
生卒唐洛陽人,后徙郿。丘和子。有勇,善騎射。初,迎謁李世民于渭北,拜光祿大夫。累北魏孝莊帝
即元子攸。北魏皇帝。公元年在位。鮮卑族。彭城王勰第三子。幼侍孝明帝。孝昌二年,封圓錐曲線說
書名。原著作者不詳,清李善蘭與英國艾約瑟,合譯。三卷。分別闡述拋物線橢圓線雙曲線宏文院
官署名。金沿宋弘文館之制置,掌校譯經(jīng)史。設(shè)官有知院,從五品同知宏文院事,從六品校承露金莖
源見金銅仙人。又三國魏曹植承露盤序皇帝乃詔有司鑄銅建承露盤,在芳林園中。莖長十二馬希振
五代時楚國國君馬殷長子。歷官至武順節(jié)度使加侍中。工詩句,好吟詠。后其庶弟希聲以母謝天謝地
感謝天地神明。古人以為事情順利是天地神靈的保佑,因此感謝天地。清翟灝通俗編天文邵茅元儀
明浙江歸安今湖州人,字止生,號石民。茅坤孫。初以知兵授副將,后為孫承宗幕僚。崇禎除棘還瓜
晉書孝友傳桑虞傳桑虞字子深,魏郡黎陽人也。虞有園在宅北數(shù)里,瓜果初熟,有人踰園盜賀革
生卒字文明,玚子。少通三禮,及長,于孝經(jīng)論語毛詩左傳皆有研究。歷太學(xué)國子博士,從狐鳴篝火
同狐鳴魚書。黃葆楨楊哲商烈士悼歌軍儲潛遣五丁運,狐鳴篝火期相從。見狐鳴魚書。黃葆卞同
明陜西漢陰人。景泰中知東安縣。居官廉介不阿,頗興文教。陀酋
官名。南詔官,隸于府,猶唐朝管記。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