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瞻
歷史知識
陶瞻怎么寫好看:
陶瞻歷史詞典解釋
?—328晉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字道真。陶侃子。少有才器,歷廣陵、廬江太守,遷散騎常侍、都亭侯。咸和三年(328)因拒蘇峻叛亂,隨光祿大夫卞壺等戰(zhàn)死于西陵青溪柵(在今江蘇南京附近)。
詞語分解:
歷史知識推薦:武候率下大夫
官名。北周置,夏官府屬官,員二人,統(tǒng)武候兵,正四命。下設(shè)武候率上士、武候倅長下士以佐其職。武帝時,增置武候上大夫、次大夫,位在其上。又分置左、右,稱左、右武候。隋開皇元年581罷。
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回復(fù):陶瞻歷史


精彩推薦:
袁祖德
生卒字又村。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從祖父徙居江寧。捐納為江蘇寶山縣丞,升上海知縣。代丁罕
生卒宋潁州人。應(yīng)募補衛(wèi)士。以戰(zhàn)功累遷天武指揮使,領(lǐng)獎州團練使。太宗淳化三年,以澤東寧廳
清宣統(tǒng)二年析綏芬府置,屬吉林省。治所在三岔口今黑龍江省東寧縣東南三岔口朝鮮族鄉(xiāng)。敦煌石窟
甘肅省境內(nèi)敦煌市的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縣的榆林窟東千佛洞,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的五個白納副長官司
土司名。明永樂四年置。治今貴陽南六十三里趙司寨。洪武八年,土首領(lǐng)趙仲祖附明。永樂孟顯
宋安化華池人,字坦之。工畫佛道鬼神人馬屋木,筆意飄逸,自成一家。承行
明清時期,府州縣署中承辦某項案件的書吏。都思兔河
蒙古語意為油脂河。因水面仿佛浮動著油脂似的波紋,故名。黃河上游支流。在內(nèi)蒙古自治張玄素
生卒蒲州虞鄉(xiāng)今山西永濟東人。初仕隋,后從竇建德,入唐授景城都督府錄事參軍。貞觀中甜言媚語
見甜言軟語。初刻拍案驚奇卷滴珠嘆了一口氣,縮做一團,被吳大郎,輕輕款款,扳將過來於都斤山
漠北山名。漢文又作都斤山于都斤山郁督軍山烏德健山尉都犍山尉都楗山烏德鞬山烏德犍山騅歂
生卒前春秋時晉國人。大夫。驪姬之亂,佐里克等殺奚齊卓子而欲立公子重耳。齊秦以兵送左右監(jiān)門將軍
武官名。隋開皇中置,為左右監(jiān)門府的主官,見左右監(jiān)門府。馬軍都虞候
官名。宋朝侍衛(wèi)親軍馬軍司置一人,位在副都指揮使下。南宋時,定為從五品。每軍亦置,解孝女
寧陵今屬河南人。年十四,同母浣衣。母誤落水,女號泣投水救母死。張元素
金易州人,字潔古。試進士,犯廟諱下第,乃去學(xué)醫(yī)。精通其術(shù)。平素治病不用古方,言古右班祗候
宮內(nèi)給使名。遼置,見三班院。綏德軍
北宋元符二年改綏德城置,治所即今陜西綏德縣。轄境相當今陜西綏德清澗米脂子洲子長等應(yīng)昌縣
元置,為應(yīng)昌府治。治所在今內(nèi)蒙古克什克騰旗西達里諾爾湖西南四里。后為應(yīng)昌路治。元莫高窟西夏文題記
西夏石窟題字。在二十三個窟中有四十五條題記。為西夏官員僧人和游人所書。多為墨書,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