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御史知雜事
歷史知識
侍御史知雜事歷史詞典解釋
官名。唐代置,以資深御史充任,總管御史臺庶務(wù)。五代沿置,以郎中、員外郎一人兼任。宋初因之。元豐改制,去“知雜事”之號,置侍御史一人,為御史臺副長官。
詞語分解:
- 侍御的解釋 1.侍奉君王。書·冏命:“今予命汝作大正,正于羣僕侍御之臣?!笔酚洝芬懔袀鳎骸敖褡阆率谷藬?shù)之以罪,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書對?!?宋 蘇轍 梁惟簡供備庫使誥:“朕惟崇慶,日總?cè)f機(jī),號令所至,澤遍海內(nèi)。況其左右侍御之臣,朝夕執(zhí)事之勞,而有不被其賜者乎?”醒世恒言·李玉英獄中訟冤:“禮部官見了 玉英 這個容儀,已是萬分好了。但祇年紀(jì)幼小,恐不諳侍御,發(fā)
- 雜事的解釋 1.名類事情。三國志·魏志·桓范傳“於是收…… 謐 、 軌 、 勝 、 范 、 當(dāng) 等”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范 嘗抄撮漢書中諸雜事,自以意斟酌之,名曰世要論?!睍x書·葛洪傳:“又抄五經(jīng)、史、漢、百家之言,方技雜事三百一十卷?!?.瑣碎事務(wù)。南齊書·孔稚珪傳:“不樂世務(wù),居宅盛營山水,憑機(jī)獨酌,傍無雜事。”南史·王惠傳:“恬靜不交游,未嘗有雜事?!?趙樹理 金字:“在鄉(xiāng)村集
歷史知識推薦:杜立德
1611—1691 明末清初順天寶坻今屬天津人,字純一,號敬修。明崇禎進(jìn)士。明亡降清,授中書,歷官都給事中,工、兵、吏、刑等部侍郎,刑、戶、吏三部尚書。清廉平直,頗為世祖所重??滴蹙拍?670,授保和
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回復(fù):侍御史知雜事歷史


精彩推薦:
舒洪鎮(zhèn)
在浙江省縉云縣中部。面積平方千米。人口萬。鎮(zhèn)人民政府駐舒洪,人口。以舒洪二姓得名清邊城
唐建,屬靜州。在今四川茂縣西北。開元時為靜州治。寰宇記卷靜州開元時理在清邊縣,在懷嬴
春秋秦穆公女。晉惠公太子圉質(zhì)于秦,穆公以其妻之。后圉將逃,以為從歸則違父命,以告小賭咒河
河名。大賭咒河支流,即今云南馬關(guān)縣南齋河大賭咒河支流大梁子河和響水河。清雍正六年李多祚
唐人。先世為靺鞨酋長。驍勇善射。以軍功為右羽林軍大將軍,前后掌北門宿衛(wèi)二十余年。鐘道
明廣東長樂人。嘉靖間舉人。歷官戶部員外郎,監(jiān)北津關(guān)稅。有太監(jiān)以數(shù)十艘船自隨,欲不帝輦之下
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帝輦之下,怎容你這等胡行你卻如何謀了他小老婆,劫了十五貫錢,殺死上都路
蒙古中統(tǒng)四年于開平府置,至元五年省府入路,后屬中書省。治所在開平今內(nèi)蒙古正藍(lán)旗東司前
集鎮(zhèn)名。在福建省光澤縣東北部北溪兩岸。司前鄉(xiāng)人民政府駐地。人口。地處獅山前名獅前浮戲山
一名方山。在今河南滎陽市西南汜水鎮(zhèn)東南三十二里。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中次七經(jīng)浮戲之山汜水調(diào)鵠
源見鹽梅和鼎。又楚辭天問緣鵠飾玉漢王逸注言伊尹始仕,因緣烹鵠鳥之羹,修玉鼎,以事烏訥博羅特
或誤作諾顏博羅特。成吉思汗弟哈撒爾后裔,明代蒙古好兒趁部首領(lǐng)。成化五年,助滿都魯醫(yī)令
官名。金朝太后兩宮醫(yī)官,掌承奉醫(yī)藥。秩正八品。佐食
官名。春秋戰(zhàn)國置。掌祭祀饗食進(jìn)獻(xiàn)食具。儀禮士虞禮祝酌醴,命佐食啟會。佐食許諾,啟大華長官司
土司名。明洪武七年改元大小化等處蠻夷軍民長官司置。長官狄姓,傳至清康熙五十六年革主巴噶舉
藏傳佛教噶舉派塔布噶舉系帕竹支系下八小分支之一。由帕木竹巴弟子林熱白馬多吉開創(chuàng),府門亭長
官名,也簡稱門亭長,漢置,漢朝州郡府門皆置門亭長一人,掌府門和通報糾儀等事,下有铚縣
本春秋宋铚邑,秦置縣。治今安徽濉溪縣南澮河北岸。西漢屬沛郡。西晉屬譙郡。南朝宋廢尚方鳧舄
源見王喬鳧舄。指仙人行蹤。泛指道士的行蹤。元陳旅送毛真人南還詩左乙象文令虎守,尚不敏
不敏捷。梁書張率傳相如工而不敏,枚皋速而不工。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jī)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