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
歷史事件
吳越怎么寫好看:
吳越歷史詞典解釋
五代時十國之一。公元907年,唐鎮(zhèn)海節(jié)度使錢镠所建。錢镠少時以販鹽為業(yè),后應(yīng)募為土團,從石鏡(今浙江臨安)鎮(zhèn)將董昌鎮(zhèn)壓黃巢起義軍,官至杭州都知兵馬使。從中和二年(公元882年)起,錢镠率兵先后翦除浙東劉漢宏、薛朗等割據(jù)勢力,助楊行密攻滅盤踞廣陵(今江蘇揚州)的孫儒,勢力漸強。景福二年(公元893年),官至唐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刺史,遂割據(jù)浙西。后又南滅越州(今浙江紹興)董昌,北退淮南楊行密,盡有兩浙、蘇南十三州之地。天復二年(公元902年),被唐封為越王。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改封吳王。開平元年(公元907年),向朱全忠稱臣,被后梁封為吳越王,都杭州,改元天寶。吳越地狹兵少,力量較弱。但錢氏諸王能先后向各中原王朝稱臣,以牽制鄰近各國;又能興修水利,勸課農(nóng)桑。遂促進了兩浙地區(qū)的安定與繁榮,南唐亡后,吳越失去屏障,終于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降于北宋。吳越歷五主,七十二年。
詞語分解:
- 吳越的解釋 1. 春秋 吳國 與 越國 的并稱。國語·吳語:“不修 方城 之內(nèi),踰諸夏而圖東國,三歲於 沮 汾 以服 吳 越 。”2. 吳 越 兩國時相攻伐,積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敵。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四:“當初指望做夫妻,誰知變成 吳 越 ?!?元 關(guān)漢卿 碧玉簫曲:“休謊説,不索尋 吳 越 。喒,負心的教天滅。”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我與你恩愛深重,教你穿在身上,恩將讎報,
- 吳的字典解釋 吳 wú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擴展至淮河下游一帶:吳鉤(古代吳地出產(chǎn)的一種彎6*刀,后泛指鋒利的刀劍)
- 越的字典解釋 越 yuè 度過,超出:越過
歷史事件推薦:湖廣會子
南宋一種地方性紙幣,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湖廣總領(lǐng)王玨先曾創(chuàng)行一種以鐵錢為本位的“直便會子”,面額分為一貫、五百兩種,專用于荊湖北路,名為湖北會子。后又通行于京西路和廣南路,稱湖廣會子。規(guī)定每若干
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回復:吳越歷史


精彩推薦:
王表
三國吳人,居臨海羅陽縣。自稱神。周旋民間,語言飲食與人無異,惟隱其形。孫權(quán)太元初知寨
見知城。官名。宋代于諸州險要處置寨,與縣同級,如麟州有太和寨。以寨官或知寨主管,右馬
官名。右司馬省稱。戰(zhàn)國楚置。仰天湖第二五號墓竹簡文右馬之衣,錦純,錦。鳶肩火色
鳶淵,老鷹。鳶肩,兩肩向上端起如鷹?;鹕嫔鸺t。比喻有升官騰達的骨相,也表示牛口之下
史記商君列傳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繆公之賢而愿望見,行而無資,自粥于秦客,洪某妻徐氏
金溪今屬江西農(nóng)家女。知婆母等人有盜竊行為,遂使丈夫出外行商以避。屢諫婆母不聽,遂小史
一名那色波。即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東南卡爾希。唐為安西都護府屬地。柳城軍
唐永泰元年置,屬平州。治所在今河北昌黎縣西南靖安鄉(xiāng)。后廢。唐永泰元年年置,治今河左走馬
官名。周朝置。掌養(yǎng)馬。元年師兌王呼內(nèi)史尹冊令師兌疋師龢父辭左右走馬五邑走馬。參見東臨道
年由濟西道改置,屬山東省。治聊城縣今山東聊城市。轄境約當今山東陵縣臨邑禹城茌平東定筰縣
即定莋縣,治所即今四川鹽源縣。方輿紀要卷鹽井衛(wèi)軍民指揮使司定莋縣在衛(wèi)治南。虎奮將軍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定為八品下,二十三年復次職令,降為從八品。武官名。周瓊
周楚子。歷官數(shù)郡,代楊亮為梁州刺史建武將軍,領(lǐng)西戎校尉?;矢︶撝軇椎嚷?lián)絡(luò)氐人竇沖元勰
生卒字彥和,獻文帝子。封彭城王。孝文帝親政,委以公私大事,謹慎勤勉,位至司徒侍中撒剌的
契丹迭剌部人。遼太祖阿保機之父。玄祖勻德實第四子。史稱他始置鐵冶,教民鼓鑄。曾征山郎
郎官別稱。漢書楊敞附楊惲傳郎官故事,令郎出錢市財用,給文書,乃得出,名曰山郎。后甘延壽
前西漢北地郁郅今甘肅慶陽人,字君況。少以良家子善騎射為羽林,旋為期門,稍遷至遼東奏折夾片
清初沿明制,大臣奏事用本章,由通政司轉(zhuǎn)內(nèi)閣呈送皇帝。雍正年間設(shè)奏事處,命大臣奏事訓刑命呂
借指任命司法官員。唐柳宗元弘農(nóng)公以碩德偉才屈于誣枉左官三歲復為大僚詩訓刑方命呂,陽江廳
清同治九年改陽江直隸州置,屬廣東省。治所即今廣東陽江市。轄境相當今廣東陽江陽東陽

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

下載詞典網(wǎng)APP
用手機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