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歷史地名
河南怎么寫好看:
河南歷史詞典解釋
①地區(qū)名。指今黃河以南地區(qū)。《史記·項羽本紀》: 劉邦在鴻門見項羽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于此”。
② 《爾雅·釋地》、《周禮·職方》: “河南曰豫州?!?指今河南省一帶。
③戰(zhàn)國韓、魏兩國的河南,指今河南省洛陽市以西一帶。
④戰(zhàn)國秦地,在今河南洛陽一帶?!妒酚洝?呂不韋傳》: 莊襄王元年 (前249),“封為文信侯,食河南雒陽十萬戶”,始皇十年 (前237),“而出文信侯就國河南”?!端麟[》 以為秦之三川郡。漢高帝更名河南郡,此處據(jù)漢郡而言之。
⑤古邑名,在今河南洛陽市西澗河東岸?!妒酚洝ぶ鼙炯o》: “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為桓公,以續(xù)周公之官職?!?《正義》: “ 《帝王世紀》 云: ‘考哲王封弟揭于河南,續(xù)周公之官,是為西周桓公?!?按:自敬王遷都成周,號東周也?;腹?a href="/lishi/diming/9/67069oq.htm">王城,號西周桓公?!?/p>
⑥秦漢地區(qū)名,指今內蒙古河套內黃河以南地區(qū)。《史記·秦始皇本紀》: 三十二年 (前215),“始皇乃使將軍蒙恬發(fā)兵三十萬人擊北胡,略取河南地”。
⑦國名。楚漢之際,項羽封諸侯王國之一。《史記·項羽本紀》: “瑕丘申陽者,張耳嬖臣也,先下河南迎楚河上,故立申陽為河南王,都雒陽。”在今河南洛陽市東北。轄境相當今河南中部伊水、洛水流域。西漢高祖二年 (前205) 國滅后改設河南郡。
⑧唐方鎮(zhèn)名。天寶十四年 (755) 置,治所在陳留郡 (今河南開封市)。轄境相當今河南省黃河以南、淮河以北、東至于海。乾元元年 (758) 廢。寶應元年 (762) 復置,治所在汴州 (今河南開封市),轄汴、宋、徐、兗等八州。別稱汴宋節(jié)度使。大歷十一年 (776) 廢。尋復置,改稱汴宋。
⑨巡撫名。明宣德五年 (1430) 遣侍郎巡撫山西、河南,景泰元年 (1450) 始專設河南巡撫。駐開封府 (治今河南開封市)。轄河南省。民國廢。
(1)古地區(qū)名。一般指黃河以南地區(qū)。戰(zhàn)國韓魏兩國河南,指今河南省洛陽市一帶;《爾雅·釋地》、《周禮·職方》:“河南曰豫州。”指今河南省一帶;秦漢時以今內蒙古自治區(qū)河套以南為河南;南北朝時吐谷渾據(jù)有今青海省黃河以南一帶,宋、齊、梁時被封為河南王,即以其地為河南;十六國時亦將今甘肅省西南部黃河以南地區(qū)稱作河南。(2)唐方鎮(zhèn)名。一作河南節(jié)鎮(zhèn)。天寶十四載(755年)置河南節(jié)度使,治陳留郡(汴州,治今河南開封市),領陳留、睢陽(宋州)、靈昌(滑州)、淮陽(陳州)、汝陰(潁州)、譙(亳州)、濟陰(曹州)、濮陽(濮州)、淄川(淄州)、瑯琊(沂州)、彭城(徐州)、臨淮(泗州)、東海(海州)凡十三郡。乾元元年(758年)改汴州都防御使,次年分為汴滑節(jié)度使(治滑州,今河南滑縣東)、河南節(jié)度使(治徐州,今江蘇徐州市)。上元二年(761年)二節(jié)度使皆廢。寶應元年(762年)復置河南節(jié)度使,一稱汴宋節(jié)度使,治汴州(今河南開封市),領汴、宋、曹、徐、潁、兗、鄆、濮八州。大歷十一年(776年)廢。同年又置,稱汴宋節(jié)度使。建中二年(781年)號宣武軍。(3)集鎮(zhèn)名。在遼寧省蓋州市東南部。屬太陽升街道辦事處。人口 2350。 原太陽升鎮(zhèn)人民政府駐地。1958年成立集體農莊,因寓初升的太陽更名為太陽升。主產玉米、高粱等。有機電、鑄件、金屬壓延等廠。305國道經此。(4)村名。在山東省鄒平縣東部。屬長山鎮(zhèn)。人口536。該村始建于北宋,因居民朱姓居多名朱家莊,自建范公祠后更名范公莊。民國年間稱南關,因孝婦河所隔,居河南岸的稱河南,沿用至今。主產小麥、玉米、蔬菜、西瓜。有養(yǎng)雞、木工、修配、糧油、運輸?shù)葮I(yè)。周焦公路經此,村東新建范公大橋、范公路直達周村新火車站。建有范公祠和范仲淹紀念堂。
詞語分解:
- 河南的解釋 中國中東部的省,簡稱豫。與河北、山東、安徽、湖北、陜西、山西相鄰,面積16.7萬平方公里,人口7442萬,省會鄭州。黃河流經本省,開封、洛陽為有名古都,著名五岳之一的中岳嵩山在鄭州西南的登封縣。中國商品糧、棉的主要基地之一
- 河的字典解釋 河 hé 水道的通稱:河道
- 南的字典解釋 南 nán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南北
歷史地名推薦:下壩
①在今浙江余姚市西南二十二里下壩村。方輿紀要卷92余姚縣:下壩“在縣西四十里。一名新壩。石甃西去中壩十八里,左江右河,河高于江丈有五尺,為舟楫所必經之道。亦謂之江口壩”。②在今四川理塘縣北覺吾鄉(xiāng)下壩
關注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回復:河南歷史


精彩推薦:
入八分
清代表示宗室貴族等級的專用語。與不入八分相對而言。清開國初,八和碩貝勒,即八家家朱由榔
見南明永歷帝。咸驩縣
西漢置。治今越南義靜省演州縣西。屬九真郡。三國吳末屬九德郡。隋屬日南郡。唐武德五六度
梵文波羅蜜多的意譯。佛教名詞。指六種從生死之此岸到達涅槃之彼岸的修行方法,為大乘龍吉鎮(zhèn)
北宋置,屬龍水縣。即今四川資中縣西北一百二十里龍結鎮(zhèn)。永新江
又名禾水大溪。即今江西永新縣南禾水。方輿紀要卷吉安府永新縣永新江在縣南。源出禾山農事司
官署名。民國二十九年公元年五月 * 政府設置,屬農林部,掌管全國農事行政。以司長否終則泰
源見泰否。謂閉塞到極點,則轉向通泰。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時過于斯,否終則泰肉食
借指爵祿優(yōu)厚。北周庾信哀江南賦既無謀于肉食,非所望于論都。借指爵祿優(yōu)厚之人。梁啟江湛
生卒字徽淵,濟陽考城今河南民權東人。初為著作佐郎,累遷至吏部尚書。家貧而不營財利赤狄
春秋時部落名,狄之一種。在今山西潞城縣東北一帶。春秋宣公三年前,秋,赤狄侵齊。又楊思恭
生卒五代時建州建陽人。仕閩。初為王延政節(jié)度巡官。延政稱帝后,為兵部尚書,尋遷仆射王謐
生卒字稚遠,王劭子。歷秘書丞黃門侍郎侍中,累遷中書監(jiān)散騎常侍,領司徒?;感畚?,郯
古國名。贏姓,一說己姓,為少昊之后裔。在今山東郯城西南。戰(zhàn)國初,公元前年為越所滅杖錫飛
同飛錫。清趙翼游焦山贈巨超練塘兩詩僧詩蒼耳寧愁墮,相隨杖錫飛。函蓋乾坤
函蓋包含覆蓋。乾坤指天地。原為佛教語,指暗合無間。后指詩文語言周密,契合事理。宋馱黿溪
在今廣西隆安縣西北十里。方輿紀要卷隆安縣馱黿溪發(fā)源都結州,流經縣西岜空山,又東合利齒能牙
口齒伶俐,能說會道。元張壽卿紅梨花第一折這妮子使著呵,早妝聾做啞。潑賤才,堪人罵張駿
生卒字公庭,張寔子。初襲父爵西平公,叔父張茂死,蒞位執(zhí)政,用愍帝建興年號。遣使奉張遷碑
東漢碑刻。隸書。碑額篆書漢故谷穀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靈帝中平三年立。碑文宣揚張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