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重輪依紫極,前耀奉丹霄。天經(jīng)戀宸扆,帝命扈仙鑣。
乘星開鶴禁,帶月下虹橋。
銀書含曉色,金輅轉(zhuǎn)晨飆。
霧澈軒營近,塵暗苑城遙。
蓮花分秀萼,竹箭下驚潮。
撫己慚龍干,承恩集鳳條。
瑤山盛風樂,抽簡薦徒謠。
詩詞問答
問:《和鑾輿頓戲下(一作追從鑾輿夕頓戲下應(yīng)令)》的作者是誰?答:虞世南
問:該詩寫于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虞世南的名句有哪些?答:虞世南名句大全
全唐詩:卷36_26
參考注釋
重輪
(1).即重轂。《文選·張衡<東京賦>》:“重輪貳轄,疏轂飛軨?!?薛綜 注:“重輪,即重轂也?!薄段倪x·顏延之<赭白馬賦>》:“輿有重輪之安,馬無泛駕之佚?!?李周翰 注:“天子重輪,取其安也?!眳⒁姟?重轂 ”。
(2).日、月周圍光線經(jīng)云層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光圈。古代以為祥瑞之象?!端鍟ひ魳分局小罚骸盁熢仆迳赵虏⒅剌??!?唐 劉禹錫 《賀皇太子受冊箋》:“蒼震發(fā)前星之輝,黃離表重輪之瑞。” 明 何景明 《十五夜高鐵溪同沉清溪趙雪舟馬百愚過敝居對月》詩:“重輪爛五色,繽紛結(jié)文虹?!薄读砍烧Z注解·禮部》:“日月重輪珥食:日月之外又現(xiàn)光圈一二重,謂之重輪?!?/p>
(3).喻指帝王。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重輪赫赫遮星月,獨擅貞明耀萬方?!?/p>
紫極
(1).星名。借指帝王的宮殿。《文選·潘岳<西征賦>》:“厭紫極之閒敞,甘微行以游盤?!?李善 注:“紫極,星名,王者為宮以象之。 曹植 上表曰:‘情注于皇居,心在乎紫極?!?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納諫》:“陛下高居紫極,寧濟蒼生?!?清 唐孫華 《進呈御覽詩一百韻》:“紫極三辰正,黃圖九域清?!?/p>
(2).道教稱天上仙人居所。 晉 葛洪 《抱樸子·微旨》:“但彼人之道成,則蹈青霄而游紫極。” 唐 吳筠 《游仙詩》之十六:“高升紫極上,宴此玄都岑?!薄斗馍裱萘x》第十三回:“閑坐蒼龍歸紫極,喜乘白鶴下 崑崙 ?!?/p>
(3).泛指天空。 明 劉基 《題王起宗御史江山煙靄圖》詩:“日落風云連紫極,天寒波浪隔 蒼梧 ?!?/p>
(4). 唐 代重道教,尊奉 老子 為 玄元皇帝 。 唐玄宗 時于兩京( 長安 及 洛陽 )及諸州置 玄元皇帝 廟。京師號 玄元宮 ,諸州號 紫極宮 。見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道教》。
丹霄
(1).謂絢麗的天空。 漢 賈誼 詩:“青青云寒,上拂丹霄?!?晉 庾闡 《游仙詩》:“神岳竦丹霄,玉堂臨雪嶺?!?唐 李白 《門有車馬客行》詩:“謂從丹霄落,乃是故鄉(xiāng)親?!?康有為 《泛海至天津入京復(fù)還上?!吩姡骸叭f里煙波迴紫潮,五云宮闕聳丹霄?!?/p>
(2).帝王居處;朝廷;京都。 漢 荀悅 《漢紀·成帝紀》:“故愿一登文石之階,陟丹霄之途?!?唐 韋應(yīng)物 《白沙亭逢吳叟歌》:“親觀文物蒙雨露,見我昔年侍丹霄?!?宋 蘇舜欽 《依韻和王景章見寄》:“夫君自上丹霄去,莫忘云泉寄好音。” 明 顧大典 《青衫記·樂天蒙召》:“文章事業(yè),風流才調(diào),咫尺丹霄。”
(3).猶上蒼。 明 汪廷訥 《廣陵月》第二折:“我與你,乍見先已情投,一言便自機合,白首為期,丹霄可鑒。”
天經(jīng)
(1).天之常道。 唐 李白 《獻從叔當涂宰陽冰》詩:“金鏡霾六國,亡 新 亂天經(jīng)。” 漢 班固 《典引》:“躬奉天經(jīng),惇睦辨章之化洽?!?唐 柳宗元 《壽州安豐縣孝門銘》:“稟承粹和,篤守天經(jīng)。”參見“ 天經(jīng)地義 ”。
(2).天象。亦泛指天空。 南朝 宋 鮑照 《游思賦》:“仰盡兮天經(jīng),俯窮兮地絡(luò)。”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廟碑》:“珠衡玉斗,徵象緯於天經(jīng);虎踞龍蹲,集風云於地紀?!?清 姚鼐 《雨登岳陽樓》詩:“風交廣漠野,云起盪天經(jīng)?!?/p>
宸扆
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故縈抑淵洿,則遺慍悶之心;振耀宸扆,而無得意之色,三仕三已,則其人也?!薄侗笔贰ぷ娆E傳》:“臣位非輔弼,疏外之人,竭力盡忠,勸陛下禪位,使陛下尊為太上,子居宸扆,於己及子,俱保休祚?!薄杜f唐書·于頔傳》:“伏以陛下自臨宸扆,懋建大中,聞善若驚,從諫不倦?!?宋 岳飛 《奏乞除在外宮觀札子》:“伏乞俞允早賜,降付施行,不勝幸愿。紊瀆宸扆,臣無任震汗激切之至。”
帝命
(1).猶天命。天帝的意志?!对姟ご笱拧の耐酢罚骸坝?周 不顯,帝命不時?!?/p>
(2).天子的命令?!稘h書·百官公卿表上》:“ 夔 典樂,和神人; 龍 作納言,出入帝命?!?南朝 宋 顏延之 《祭屈原文》:“惟 有宋 五年月日, 湘州 刺史 吳郡 張邵 恭承帝命,建旟舊 楚 ,訪懷沙之淵,得捐珮之浦?!?明 劉基 《官箴上》:“慈匪予愛,帝命溥時;威匪予憎,國有恒規(guī)?!?/p>
鶴禁
太子所居之處。 唐 王勃 《九成宮頌》序:“鳳闈宵靜,陰靈宣玉閫之華;鶴禁朝趨,離象峻銅樓之景?!?明 宋訥 《壬子秋過故宮》詩:“端本有書遺鶴禁,宣文無客進龍韜?!?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宮室·鶴禁》:“《漢宮闕疏》:‘鶴宮,太子所居,凡人不得出入,故曰鶴禁。’”
帶月
謂披戴月色。 晉 陶潛 《歸園田居》詩之三:“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唐 劉長卿 《送張十八歸桐廬》詩:“歸人乘野艇,帶月過江村。” 明 楊慎 《伯勞吟》:“村婦侵星提甕汲,山農(nóng)帶月架犂耕?!?/p>
虹橋
(1).拱曲如虹的長橋。 唐 谷神子 《博異志·許漢陽》:“池中荷芰芬芳,四岸砌如碧玉,作兩道虹橋,以通南北?!?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事志》:“ 陳希亮 守 宿 ,以 汴 橋壞,率嘗損官舟害人,乃命法 青州 所作飛橋,至今沿 汴 皆飛橋,為往來之利,俗曰虹橋?!?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一二:“七里虹橋腐草腥,歌鐘詞賦兩漂零?!?許地山 《綴網(wǎng)勞蛛·命命鳥》:“他踏一彎虹橋,轉(zhuǎn)到水邊底樂亭,瞧沒有人,又折回來。”
(2).古代攻城用具?!度龂萘x》第六七回:“可竪云梯,造虹橋,下觀城中而攻之?!?/p>
銀書
猶銀字?!段倪x·陸倕<新漏刻銘>》:“寧可使多謝 曾水 ,有陋 昆吾 ,金字不傳,銀書未勒者哉?” 唐 虞世南 《追從鑾輿夕頓戲下應(yīng)令》詩:“銀書含曉色,金輅轉(zhuǎn)晨飈。”
曉色
拂曉時的天色;晨曦。 唐 虞世南 《和鑾輿頓戲下》:“銀書含曉色,金輅轉(zhuǎn)晨飇?!?宋 秦觀 《滿庭芳》詞:“曉色云開,春隨人意,驟雨才過還晴。” 清 黃鷟來 《秋曉行阧山》詩:“曉色破蒼煙,青山入云際。”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十:“凝凝的細露,淡淡的曉色,長林豐草間偶然一陣一陣清風?!?/p>
金輅
見“ 金路 ”。
蓮花
蓮華。即荷花,蓮的花,較大淡紅色或白色,有香味
秀萼
秀美的花萼。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殷仲文<興矚>》:“青松挺秀萼,惠色出喬樹?!?宋 文同 《千葉鼓子花》詩:“柔條長百尺,秀萼包千葉。”
竹箭
(1).即篠。細竹?!豆茏印ば】铩罚骸笆且杂痨覆磺蠖?,竹箭有餘於國,奇怪時來,珍異物聚?!薄稜栄拧め尩亍罚骸皷|南之美者,有 會稽 之竹箭焉。” 唐 高適 《宋中送族侄式顏》詩:“鄉(xiāng)山西北愁,竹箭東南美?!?清 唐孫華 《讀<中州集>周迂齋著詩意猶未盡戲賦十四韻》:“森束牙籌狹,分裁竹箭纖。”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只要站在大門口,也總有什么新鮮的物事看:今天來一車竹箭,明天來一批松板……拉向皇城那面去?!?/p>
(2).竹制的利箭。《慎子》佚文:“ 河 之下 龍門 ,其流駛?cè)缰窦嗰R追弗能及。”后因以“竹箭”喻河流迅疾。 唐 劉禹錫 《述舊賀遷寄陜虢孫常侍》詩:“關(guān)頭古塞 桃林 靜,城下長河竹箭迴。” 清 趙翼 《清江浦送費制府入為大司馬》詩:“竹箭河流循軌穩(wěn), 萑苻 兵掃伏隍空?!?/p>
驚潮
洶涌澎湃的浪潮。 清 蒲松齡 《闈窘》:“乍文思涌若驚潮,報禎祥燈花爆了。” 柳亞子 《十二月八日聞抗美援朝大捷報喜作》詩:“ 東海 驚潮接 南海 ,輔車 暹 緬 有風云?!?/p>
撫己
省察自己;自問。 晉 陶潛 《歲暮和張常侍》:“撫己有深懷,履運增慨然?!?元 柯丹邱 《荊釵記·奸詰》:“學(xué)生失于龍蛇之辨,致有鼠雀之牙,撫己多慚,見公甚愧?!?/p>
承恩
(1).蒙受恩澤。 唐 岑參 《送張獻心充副使歸河西雜句》:“前日承恩 * 殿 ,歸來見者誰不羨。” 劉成禺 《洪憲紀事詩》之一七四:“君王碧洗頒冠玉,養(yǎng)子承恩四子婚?!?/p>
(2). 漢 臺館名?!稘h書·霍光傳》:“筑神道,北臨 昭靈 ,南出 承恩 。”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云:“ 昭靈 、 承恩 、皆館名也?!?/p>
集鳳
(1).謂鳳停于樹。 南朝 陳 賀循 《賦得夾池修竹詩》:“來風韻晚逕,集鳳動春枝?!焙笠蛞员扔骶奂t才。 唐 杜甫 《夔府書懷四十韻》:“議堂猶集鳳, 貞觀 是元龜?!?/p>
(2).謂時世清平。語出《太平御覽》卷九一五引《禮斗威儀》:“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則鳳集於林菀?!?宋 范仲淹 《上張侍郎書》:“聞 漢 相出守,遽彰集鳳之仁; 蜀 客寓言,適起攀鴻之志?!?/p>
瑤山
(1).傳說中的仙山。 南朝 梁簡文帝 《南郊頌序》:“宛若千仞,狀懸流之仙館;煥如五彩;同 瑤山 之帝壇。” 唐 虞世南 《奉和至壽春應(yīng)令》:“ 瑤山 盛風樂,南巡務(wù)逸游?!?明 湯顯祖 《紫簫記·托媒》:“青樓那到 瑤山 靜,花酲柳夢渾難醒。” 清 曹寅 《暢春宴張燈賜宴歸舍恭紀》詩之二:“狂收瀚海鯨鯢靖,清潤 瑤山 草木新?!眳⒁姟?玉山 ”。
(2).比喻俊美的儀容,亦喻指儀容俊美的人。 宋 毛滂 《蝶戀花·送茶》詞:“七琖能醒千日臥,扶起瑤山,嫌怕香塵涴。” 宋 楊無咎 《齊天樂·和周美成韻》詞:“紗緯半捲。記云嚲瑤山,粉融珍簟。”參見“ 玉山 ”。
風樂
猶音樂。 唐 虞世南 《和鑾輿頓戲下》:“ 瑤山 盛風樂,抽簡薦徒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