誡子弟原文
何事紛爭一角墻,讓他幾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詩詞問答
問:誡子弟的作者是誰?答:林翰
問:誡子弟寫于哪個朝代?答:明代
林翰誡子弟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經(jīng)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fā)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新唐書·沉既濟傳》:“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diào)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癡呆漢,到處逢佳麗?”
紛爭
(1) 爭執(zhí)
(2) 憤怒的、厲害的、吵鬧的或長時間的爭論或吵架
何妨
(1) 為什么不
何妨一試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妨
你何妨試一試
長城
(1) 中國古代的偉大工程,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河北山海關,全長6700公里。公元前3世紀秦統(tǒng)一中國后,聯(lián)結(jié)戰(zhàn)國時燕、趙、秦之城并延長,始成長城。長城不但是中國最重要的歷史文物,而且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
(2) 堅不可摧的力量或防御物
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 * 。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jīng)濟部部長。建國后,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自行車轉(zhuǎn)身就不見了
當年
在事情發(fā)生的同一年
這個新建的廠子當年就收回了投資
秦始皇
(前259-前210)即“嬴政”。秦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十三歲繼承王位,由相國呂不韋和太后寵信的宦官b146專權。二十二歲時開始親政,鎮(zhèn)壓b146判亂,又免呂不韋相職。任用李斯,并派王翦等大將進行統(tǒng)一戰(zhàn)爭。滅六國后,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自稱為“始皇帝”。在地方上推行郡縣制;統(tǒng)一法律、度量衡、貨幣和文字;筑長城,修馳道,同時焚書坑儒,實行文化專制主義。但由于嚴刑酷法,賦役沉重,廣大人民痛苦不堪,他病死不久,即爆發(fā)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起義。

